央视“共同关注”栏目近期播出了一个动人心魄的真实故事。23年前,落难省城的丁学山老人得到了一位陌生人的帮助,那位名叫刘路的小伙子在得知丁的遭遇后,不仅为他整理上诉材料,还为他指点迷津。丁学山的历史案件很快得以平反,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此后的岁月里,丁家三代一直苦寻恩人的下落,丁的儿媳妇还一度住在省城济南,全力探访刘路的踪迹。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当地报纸的大力协助下,风烛残年的丁学山终于与刘路聚首,老人落下了激动与欣慰的眼泪。
三代寻恩的故事之所以拨动我们的心弦,原因在于它传递了一种非常深厚的底层文化精神,表现出少见的感恩的美德。刘路的确于丁学山有恩,但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样的恩情未必值得用20多年的时间去守望,事实上,丁的儿媳在济南四处打探的过程中,也的确受到了很多人的奚落。但是,对于丁学山老人和他的家人来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如果不能见到刘路并当面表达感谢,他们的内心就始终不能得到平息。
在丁家未能找到刘路的那些年里,他们还用另一种方式报恩,那就是尽可能地去帮助周围的人,无论谁家遇到困难,丁家人的身影总会不期而至。他们把来自陌生人的恩情,转化为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感谢,他们把自己感受过的人性温暖,转化为朴素而高尚的情怀,他们把自己体会过的善意,转化为对他人的善意。表面上看,他们的寻找、反馈、投射都是出于感恩这一平凡而传统的动机,但是,在一切行为背后,同样反映出丁学山及其家人所拥有的美德,这种美德不是以高调的方式挂在嘴边,不是用红纸条贴在大门上,而是用代代相传的方式贯彻于每个细小的行动中。他们无意去感动谁,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都是“只能如此”。而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仍然在社会底层薪火相传,从未断绝。
感恩的美德虽然不像其他的美德那样耀眼,但在一个盛行交换的年代里,感恩却最难持守。当“送礼只送脑白金”的聒噪充盈于耳边的时候,当任何恩典都可以用物质去回馈的时候,当短信和电子邮件让生活变得如此便捷的时候,人们往往已经忘记了感恩的本义,更不屑于像丁学山老人那样奔赴二百公里去表达悠长而深重的谢意。感恩情怀的丧失,让整个社会不得不重新补课,老师们甚至不得不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家庭作业:给妈妈端一回洗脚水。
三代寻恩的故事还促使我们去思考道德教育的窘境。丁学山的职业是炊事员,他很可能并不懂得道德教育的秘奥,但是他的念念不忘、言传身教却把感恩变成了传家宝,善意待人、古道热肠、谦和守信也就成了丁家不言自明的信条。以丁学山的家风观照我们社会的“公约”,我们不难看出,道德教育的成败并不在于有多少奥义,或者调门到底有多么高亢,而是能不能建设一个身体力行的道德环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应该对丁学山怀有感恩之情,因为他让我们有所感悟,我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浓烈的、来自底层的人性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