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切合实际的目标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但期望值过高反而导致孩子自卑、自责行为发生。建议为人父母者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
寒假,本该是忙碌了一个学期的学子们轻松的调整期,然而,这几天,因焦虑、失眠等症状到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寻求帮助的学生却格外多,而且求诊学生大多为面临升学考试的初三、高三学生,每天大约有二十多位。 1月23日,医大心理卫生医院院长刘盈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孩子的升学压力很大程度来自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父母应当给孩子适当减压。
在省重点高中读高三的小宇(化名)最近一直闷闷不乐,看书时总是溜号,补课班也干脆不去了,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医大心理卫生医院就医。原来,小宇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而且都已事业有成,他们对小宇的期望非常高。小宇记得,有一次妈妈搂住小宇的脖子说:“我儿子将来能和妈妈一样上北大,那我俩就是校友了。”小宇去奶奶家,奶奶也总说,“快考北大吧,将来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小宇考上北大已成为全家人共同的愿望,而以小宇目前的实力来看,他只能考上一所国本高校。
小宇是个懂事的孩子,对家人的话十分在意,学习也更加刻苦,经常学到凌晨一两点。但他的成绩不仅没有因为加倍的付出而提高,反而却有所降低,有时盯着课本,大脑却是一片空白,甚至发展到厌学的程度。小宇为此更加自责,渐渐变得沉默少言,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当刘教授对小宇父母指出,是他们过高的期望值引起小宇的焦虑时,小宇父母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负责。
刘盈教授对记者说,除了孩子需要心理上的帮助外,其实许多父母也和孩子一起“得病”了,他们也需要帮助。
据了解,每天来医大心理医院就诊的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中,大多都是由于父母的期望值过高,日常生活中孩子不知不觉地承受着来自父母的压力,导致出现了焦虑、失眠,甚至厌学等症状,严重的出现心理障碍。目前虽然正值假期,但学生们学习的紧张程度比平时不减反增,导致心理疾病患者增多。
刘教授说,切合实际的目标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但期望值过高不仅不能激发潜能,反而导致孩子自卑、自责行为发生。她建议为人父母者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目前正值假期,初三、高三学生学习也不能过于疲劳,应该利用假期好好休整。本报记者李明欣实习生陈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