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方静):
2006年是“三下乡”活动开展的第十个年头。春节前,各地为农民朋友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卫生的“三下乡”活动又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和以往相比,现在的“三下乡”活动更注重实效,一些地方“三下乡”成了“常下乡”,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服务。
记者:
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天津市静海县双塘镇的西双塘村。2006年“三下乡”科技主题示范活动在这里进行,尽管今天一早天上下起了雪,但是四面八方的农民还是陆陆续续地赶到了“三下乡”活动的现场。
解说:
这次科技下乡主要是由专家组成的服务团,为农民赠送科技图书,并进行了现场科技讲座。听说有专家要来讲授冬枣优质丰产的栽培技术,许多农民早早地来到会场,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讲座结束后还围着专家咨询。
天津市静海县村民:
高教授,我向你请教两个问题,一个是枣树着枣,关键是在花期。
高梅秀 天津市农学院园艺系教授:
对。
天津市静海县村民:
花期如果温度高了,气温在多少度以上对它有影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高梅秀:
一般像咱们春季这个温度,花期开的温度达到二十四五摄氏度,基本上到那个时期了。
解说:
其实这些农民和前来讲课的高教授是老相识了。冬枣是一种经济作物,又脆又甜,过去只有少数地方能生长,市场供不应求,这里有很多农民都想种,但是一直没有掌握栽培技术。子牙乡王家村的马建秋早在2000年就种植了四百棵冬枣树,几年过去了,竟然一分钱也没赚回。
马建秋 天津市静海县子牙乡王家村村民:
确实就是不结果,去年长得花骨朵不少,看着看着,长着长着没了,连花都没了,也不结果。你说弄这一片树,这一年的希望,里头也没种棒子,也没长豆子,就为了这点枣树,我这个心咯噔咯噔不是个滋味,我家老伴嘎吧掉泪呀!
解说:
为了种冬枣,老马一家起早贪黑施化肥、打农药,工夫没少下,钱也没少花,可就是不结果,直到2005年6月,他碰到了高梅秀教授。
马建秋:
我看这是干嘛的,也不认识啊。我就下来问,我说你们是干嘛的。我们是科委的,县科委的。我说县科委的干嘛?研究树啊,我说你们不用研究,结不了枣。他说结不了枣,要想法结枣。我说你会想法?我说我弄了好久就没想出办法,你能想出法吗?咱们看看你那树去,我说看去吧。
解说:
当时老马还不相信专家能让他家的枣树能种出果子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把高教授请到了自家的枣树地里。
高梅秀:
就去到他的枣园看了看,一看以后,他爱人正好背着喷雾器还打药呢。我说你这个为什么打药?她说因为有绿虫子,它天天飞,你这儿一打,它又飞到那了,一会你不打了,它就又飞过来了。我说你不行,你这样打药,今年你其它管理再到位,那么全部都死了。为什么呢?在花期不能打农药,花期一打农药,花都给烧死了,柱头烧死了,柱头烧死了怎么结果呢?
解说:
这一说,老马眼前一亮,觉得专家说得真在理,高教授还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老马,这个电话也成了一条热线,老马一遇到问题就找高教授。果然他家的冬枣树当年就结果了,一算账净收入两万五千块钱,他一高兴,把这事告诉了当地的电视台,结果留下了这一段电视画面。
马广成 天津市静海县王口镇张家村支部书记:
今年的产量保守地说,得二十五万斤左右,去年只收一千多斤,确实科委特别是专家们,还有农艺师们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解说:
在天津市静海县,像高教授这样常年进村入户,指导农民生产的专家还有几十位。几年间建立了十一个冬枣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七千多亩,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财富。
于文才 天津市静海县科委副主任:
有五十六位专家、博士、学者在我们静海县进行技术服务,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说专家万岁呀!
吴远彬 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随着农村的这种产业化技术程度越来越高,规模化的经营,特别是农民看到很多应用技术的农户,通过技术发财了,致富了,他感觉这个技术在他生产当中,对他致富当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都反映出农民对科技的渴求,也反映出今后我们的“三下乡”活动,还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解说:
除了科技下乡,“三下乡”还包括送卫生下乡,送文化下乡。过去送卫生下乡更多的是送医、送药,现在变成了帮助乡镇建立起医疗卫生体系。在湖南省长沙县跳马乡,记者跟随乡卫生院的医生看望了这样一位病人。
医生:
饭吃得下吗?
黄敏 湖南省长沙县跳马乡村民:
饭也吃得,睡也睡得,事也做得。
医生:
那就好。
解说:
今年45岁的黄敏是跳马乡的农民,患胆囊炎近三十年了,由于家里穷,一直没有钱到大医院里去做手术。
黄敏:
(病)发了就不能做事,每次一发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一疼就疼得直冒汗,每次就是保守治疗,要上大医院要做手术的话,要七八千元,我们这个家庭实在承受不起这么重的医药费。
解说:
胆囊炎经常发作,黄敏根本无法正常劳动,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差。直到2003年,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送医疗下乡,在跳马乡卫生院帮她把发炎的胆囊切除了。
黄敏:
就是长沙市三医院来的医生,请来的医生给我做手术,做手术以后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我恢复得很快,大概只有十多天就出院了,我自己只花了二千一百多。
记者:
只花了二千多块钱?
黄敏:
嗯,合作医疗报一部分了。
解说:
大医院的专家做完手术后,黄敏继续在乡卫生院住院治疗,这样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仅仅两千多块钱,就彻底治好了病。
记者:
乡镇卫生院过去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李世民 湖南省长沙县跳马乡卫生院院长:
过去不具备,因为我们乡镇卫生院条件有限。三医院下乡,送医、送药、送器具下乡以后,给我们培训了人才。
记者:
也就是说三医院通过你们把医疗、技术和设备,真正地送到农村来了?
李世民:
送到农村来了。
解说:
大医院给乡镇卫生院送设备、培训人才,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农民小病就近医治,大病也可以请专家来卫生院做手术,这等于大医院在这里设立了分支机构。
李世民:
为乡镇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有病得到及时医治。
解说:
去掉了病痛,黄敏已经能够正常劳动了。和黄敏一样高兴的,还有山东省滨州市西寨子村的于小华,春节前,他们这里来了一群施工人员,一进村就房前屋后的忙活起来,原来这是当地广播电视施工人员在给他们接通有线电视传输光缆。
山东省滨州市有线电视施工人员:
我们现在有线电视信号一共能够传输三十四套节目,包括北京台、上海台、山东台等等节目,它的特点就是比较清晰,节目比较丰富。
记者:
春节前开通了以后,现在你们看各省春节晚会都可以了?
于小华 山东省滨州市西寨子村村民:
都可以看,这个好,这个好,那时候收无线几个台,信号还不清楚,这年关看看这个节目,春节都可以看到了。
解说:
有线电视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可是由于发展不平衡,滨州市还存在着类似西寨子村这样的死角,当地在“三下乡”中的文化下乡,就是要解决这些难点,为困难群众以及交通不便、远离城区的村庄铺设光缆,让他们能看到更清晰、内容更丰富的节目。
殷炳明 山东省滨州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我们滨州市近几年来投入五千多万元,想把有线电视通到每家每户,今年我们已经通村率达到86%,这是“三下乡”活动以来,在文化下乡方面,滨州市所采取的一项长效机制。
解说:
一年一度春节期间的送戏下乡是“三下乡”的传统项目,在湖南省望城县记者看到,尽管阴雨绵绵,现场演出条件不好,但是演出队来了不到半个小时就锣鼓喧天地开演了。
记者:
你们大概算过没有,每个月或者一年,有多少次这样的演出?
湖南省湘剧院演员:
一年上百次应该有吧,去了一大半,太多了,记不清。
曹汝龙 湖南省湘剧院院长:
我们经常是下乡演出,尤其最近几年,一个月一个剧院演了两百多场,都是在最热的时候和最冷的时候下来演出。
解说:
演员们说,过去他们只在春节期间送戏下乡,而现在每年一半以上的时间他们都在农村,为农民演出。演出现场的舞台非常特别,就是由一辆货车的车厢平放后构成的,显然也是为经常送戏下乡特制的。
汪锋 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
这台车它一打开,它的车门就自动升上去了,这顶上演员就不会被雨淋着,它收起来也很方便,只要机器动一下,它整个就收起来了,灯光都是配套的。
记者:
有了这么一台车以后,你们下乡就都不用搭舞台了。
汪锋:
对,对。
记者:
直接开到哪儿就能在哪儿演出?
汪锋:
没错,没错,没错。
解说:
据了解,这样的演出车辆每辆价值三十多万元,是由长沙市政府统一配备的。除了长沙市湘剧院,还有花鼓剧院等几家经常下乡的团体。
杨建伟 湖南省长沙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
我们有五个剧团(用的车),全部是分到剧团里下乡用的。
记者:
大概下来一辆车,一年得跑多少公里,你们算过没有?
杨建伟:
一年有一万多公里。
记者:
一万多公里?
杨建伟:
嗯。
记者:
在下乡跑的?
杨建伟:
在下乡跑。
吴志雄 中共湖南省长沙市委副书记:
对文化部门、文化单位送戏、送电影下去,我们政府部门一是加强引导,二是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资助,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一些企业单位他们也主动看到了农村的商机,主动加入到“三下乡”活动。
主持人:
从1996年至今,“三下乡”活动走过了整整十年。十年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不断创新,不断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现在“三下乡”已经变成了“常下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相信今后的“三下乡”路子将会越走越宽,越办越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