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为数不多,但军营里出现私家车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而且可以这样预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会有更多的普通家庭拥有私家车,包括军人家庭。
某军区报社一位文化版编辑业余时间辛勤笔耕,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市场反映很好。 出版社把作者应得的报酬加奖励换成一部新款伊兰特奖给了这位编辑,令其成了有车族。
还有的军人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父母做生意赚了钱,或兄弟姐妹在商场成了气候,为犒劳在部队辛苦奉献的亲人,送一部车子也属正常。有一位军人一次携夫人上街,在一大商场门口看到商家在搞抽奖活动,他花了10块钱买了奖券,谁知一刮居然中了一部富康轿车的大奖。
私家车构成了军营新景观,也给部队官兵思想观念、行政管理带来了新课题。
有部私家车本是件好事,毕竟可提高出行速度和办事效率,也不必说三道四,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部队为了保安全,还不允许干部自己驾车。记者查看了有关条款,也请教了有关部门,条令条例不仅没有军官禁驾的规定,而且《训练大纲》中还有军官进行驾驶训练的要求。许多部队为了全面提升军官的综合素质,严格落实大纲,增加了军官的驾驶训练内容。一边是要求军官参加驾驶训练,一边是禁止干部开车,这不矛盾了吗?现在又有军人有了私家车,到底该怎么办?其实矛盾不难解决,有私家车的,你必须参加地方驾驶学校培训并通过正规考核后,获得地方驾照,才可以驾驶私车。而军官增加驾驶训练是战备的需要,当然应该落实好。目前还没有开展这一训练的,我们也不必着急,每个部队的条件和情况都不一样,有个渐进的过程。
这都是具体操作的层面,记者更关注的是人们思想观念,首先是要确立依法治军的思想,不能搞游离法规之外的土政策。凡事我们只要从实际出发,用是否有利于战斗力来衡量,任何矛盾都可迎刃而解。(本报北京2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