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同志,因病于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时代呼唤杰出科学家
“真的太突然了!”“除了悲痛,还是悲痛!”“一代创新宗师,沉痛悼念!”“当代毕昇,耗尽毕生。”“真正的创新者,一路走好!”……网友2月13日以各种形式,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的逝世表示哀悼。
在新华社播发王选逝世的快讯后,网民迅速反应,在网上抒发他们获知这一信息之后的第一感受。这些感受,反映了人们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呼唤:时代呼唤杰出科学家,呼唤真正的自主创新。
王选的一生,是对创新孜孜以求的一生。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家的组织下,他大胆提出跳过正在攻关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当时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正是他和他的团队一连串的创新,促进了汉字激光照排产业的形成,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选的一生,是追求人格完美的一生。尚在盛年,他毅然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青年科学家。“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晚年的王选更是多次呼吁,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他敢于直面现实,抨击不公正现象:“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王选等人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辟蹊径的勇气。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拼搏在科学前沿的信心与毅力;看到了历尽磨难、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看到了面向国家需求,急国家之所急,想民族之所想的爱国情怀;看到了诲人不倦、提携后进的崇高品格。王选等人的业绩昭示人们,立足中华大地,放眼科学前沿,矢志探索创新,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王选的逝世,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为他以自己的一生塑造了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也塑造了一座拼搏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丰碑。人们期盼着,科技领域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的丰碑。
王选是继黄昆后第二位因病故去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对后来者来说,最关键的是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王选的遗志,学习王选的精神,将中国的科技事业尤其是自主创新事业推向前进,提高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痛悼当代毕昇———王选院士逝世!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兴国更需后来人。”正如一位网民所希望的那样,我国科技界素有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应以王选、黄昆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国科技的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期待着,更多像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这样的杰出科学家不断涌现出来。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蒸蒸日上,我们的民族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新华社电)
王选与印刷革命
王选是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他的科学研究及基于此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我国的印刷革命。
从1975年开始,王选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划特性的方法,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相应发明专利。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改造了我国沿用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
同时,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
20世纪80年代初,王选院士便开始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工作,成功闯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市场化道路。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新华社电
“两院院士”王选
王选出生于1937年,是江苏无锡人。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许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新华社电)(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