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27日07:36 新京报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均波接受本报专访,强调今年将继续推广立法听证
于均波表示,今年我们仍然会坚持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前天(2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均波参加了朝阳团小组分组审议。茶歇期间,于均波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人大立法也要听群众意见”
新京报:今年和去年相比,立法数量会有增加吗?
于均波: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法规15项,今年的立法和去年相比不会增加,但是会加强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我们正在建立法专家咨询库,今后我们的立法工作要更多地听取专家意见。
新京报:立法多听专家意见是否会导致“精英立法化”,法律法规是和百姓切实利益相关的,如何在立法中体现民意呢?
于均波:我们注重听专家意见并不是不征集群众意见。我们的立法工作坚持民主立法,广纳民意,开门立法。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事业的立法草案,都要公开向市民征集意见。
“分管领导要亲自处理议案”
新京报:今年我们的重点立法项目是哪些?
于均波:我们今年的立法工作将突出首都地方特色。重点抓好历史文化名称保护条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制定。
新京报:去年我们代表的议案和建议督办情况如何?今年还将如何加强督办?
于均波:整体情况看是好的,政府各部门相当重视代表的议案和批件建议。从2003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了对代表议案建议的督办工作,对于30件以上的议案,人大常委会主任要带头去相关部门督促办理。哪个政府部门办的,由哪个部门的分管领导分管处室来处理,绝对不能由一个普通的干事和副处长来办理。今年,我们要求主要领导必须在给代表的办理报告上签字,确保主管领导知道并负责处理代表议案建议。
“今年将继续推广立法听证会”
新京报: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对《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立法时,举行了立法听证会,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一模式今年会在人大的其他立法中继续使用并推广吗?
于均波:这一形式是我们立法工作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在全国也算少有。由于我们在听证会代表的选择上注重了典型性和广泛性,听证会的组织也相对科学规范,社会反响很好。今年,我们会对一些重点立法项目继续使用这一模式,并且争取推广。
新京报:当前,为了强化代表的工作职能,很多人建议在人大代表中设立部分专职代表,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于均波:我们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都是集体决策、集体决议。事实上,我们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的主任都是专职委员。我们的代表本身就来自各行各业,有广泛代表性,平时工作中也能接触到各自领域的群众,了解情况。建立专职代表后并不利于他们搜集情况,因此目前在北京专职代表还不可行。
“人大将调研‘禁放’规定”
新京报:马上快过年了,大家关注鞭炮燃放问题。近年来,上海、西安、青岛等地陆续将“禁放”改为“限放”,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有没有考虑过?
于均波:“禁放”是个敏感话题。赞成和反对的意见都有,都很强烈。市政府法制办去年已经开始调研,目前结果还没有出来。事实上,现在我们的“禁放”规定也是有限制的禁放,对于北京这个首都城市,在有些地区禁放是对的,郊区还是可以燃放的。
新京报:您觉得目前难以对“禁放”规定做出修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于均波:安全问题。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每年都有数据统计,因为燃放鞭炮每年导致的火灾事故是很多的。
“继续加强对司法机关监督”
新京报:去年,市人大对牛有成副市长、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市规委主任以及一名法官进行了述职评议,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工作正在加强。今年人大将采取哪些新措施来强化监督职能?
于均波: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人事任免和任后监督工作,还将对一名副市长进行评议,还将要在述职评议中增加各部门对代表议案和建议的督办情况的考核。对于一些由一个部门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督促市政府牵头协调处理。此外,我们仍然会坚持以工作监督、明察暗访的形式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建议
汽车检验应增噪声检查
市人大代表陆国市针对城市噪声提出建议
在汽车尾气检验时增设噪声达标检查,对噪声扰民行为进行及时处罚,从建设绿色奥运的角度提升北京环境的“清净度”。前日,市人大代表陆国市向大会建议。
陆国市说,北京市应坚持已颁布的声音强制性标准,及时清除、更换不合格的发声设备。他举例说,对于不合格的、时常扰民的汽车防盗器就要及时清理,可采取与治理汽车尾气相同的办法,在汽车年检时一并检测噪声指标,检测合格才能进入验车程序,否则不予验车。
陆国市还建议,对噪声扰民行为,进行及时处罚和教育。人大代表毛铮铮就曾对记者表示,家门口报亭叫卖声震天响,严重扰民,反映给相关单位,物业、邮局、城管都说不在管辖范围;最后只好拨110找来民警,警察在报亭对面用更响的喇叭叫道“别嚷了,小声点!”于是“消停了”,但警察一走,喇叭又叫起来。
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叶捷也称,噪声和空气、水污染成为世界三大污染源,但北京市对其重视程度不如后两者,在绿色奥运行动纲领中并无治理噪声污染计划。他建议,在行动纲领中加入治理噪声问题,严格相关标准和环境管理,并对不符规则的噪声进行及时改良处理。
扫马路要企业化
市政协委员李少华建议政府为垃圾处理立法
城市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昨日,政协委员李少华在接受首都之窗访谈时建议,借鉴国外做法,政府为垃圾处理立法;定好规则后,通过招投标承包给企业具体操作。同时,加强对垃圾后续能源的循环利用,通过焚烧垃圾供暖供热等。
李少华为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北京三替城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他的一个提案促使北京一些娱乐场所部分停车场收费从一个小时计费变为半小时计费。
近几年,对生活垃圾一些发达国家一般都使用焚烧办法,焚烧过后可供暖;他建议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逐渐从填埋转为焚烧。
李少华说,鉴于目前垃圾由很多政府部门分别管理,今后应该企业化,由政府扫马路转变为企业扫马路。
建议
反馈
仿膳饭庄将搬出北海公园?
人大代表:饭庄给周边古建带来安全隐患
饭庄回应:如果政府确认违章占用就会考虑搬迁
昨日,东城区代表团代表周群建议仿膳饭庄尽快搬出北海公园,以消除给周边古建筑群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对此,仿膳饭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政府部门确实认定其建筑违章,他们将根据政府要求,尽快搬出北海。
周群介绍,通过调查发现,仿膳饭庄自1958年至今,一直占用北海公园琼华岛北麓199间古建作为餐饮制作和经营场地,并陆续增加400平方米左右的违章建筑,用于扩大经营。
据介绍,仿膳饭庄所占用的这组古建筑群,始建于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是当时清朝皇帝观景、看戏、读书之处,是北海公园的主要旅游地点,具有重要的观赏和文物价值。周群称,仿膳饭庄长期占用这组古建筑群从事餐饮,使周边建筑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也与北海公园的整体文化氛围不相协调。
针对此事,仿膳山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事要听首旅集团的安排。首旅集团相关负责人则称,这是一个遗留问题,饭庄确实知道人大这个建议,如果政府相关部门确实认定违章占用,那么根据政府的相关要求,饭庄会考虑搬出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