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底,1000多万在校的青年学生因一道“最高指示”到了农村,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涯。长达十年间,散布在天南地北的知青多达1600万人。如今,“知青”这个词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年的热血青年还好吗?
《法律与生活》做过一个调查。 采访中,记者发现,被采访者都拒绝谈起过去的经历,无论是人还是事。只有心灵受过重创的人,才不愿回顾过去。而且,受伤的程度和抗拒回忆的强度是成正比的。这些心理伤痕对他们今天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影响。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它特殊的方式造就了一代人。
如今,大部分老知青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由于“文革”失学,学历较低,文化基础薄弱,从当初下乡吃苦到回城街业再到晚婚、晚育、找房子、几乎各种人生烦恼都遇上了,如今又遇到了下岗潮。更有一部分与当地农民结婚的知青,他们的问题更复杂。
五十多岁的张女士说:“当年坐着大卡车披着大红花,大家都觉得很光荣。” (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