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八日电 题:中国努力建构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中新社记者 俞岚
二00六年中国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将更加沉稳和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各级政府危机处理经验的日益丰富,更来自于国家整体应急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
“两会”召开前夕,中国各级政府动作连连:二00六年一月,国务院公开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该预案为总纲,二十五件专项预案,八十件部门预案和三十一个省(区、市)总体预案为主的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二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成立。该中心连同国务院、各省(区、市)政府已组建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再加上现有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一起,初步形成了分级响应、属地管理、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应急组织管理体系。
“非典”、口蹄疫、南方六省特大洪灾、猪链球菌病、矿难、中石油吉林石化爆炸导致松花江水体污染、雪灾……尽管我们竭力避免,但各种灾害依然频仍。统计资料显示:每年中国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百分之六。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一千至三千美元之间时,是社会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易发、频发期。当前,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现。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显得尤为关键。政府公共管理的目的是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突发性事件或许不可避免,但只要有所准备,就可能减少社会的恐慌,并将损失降到最低。
从“非典”到禽流感,中国政府及时公布准确信息,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加强联动,有效开展各项救援……处理突发性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新年伊始总体应急预案的发布和应急救援中心的成立,无疑又将应急管理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必须承认的是,目前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还只是初步形成,远未到健全的地步。个别行业和省区专项预案不够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统一协调机制未建立,事故应急知识不普及、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依然令人困扰。
居安思危,则有备无患。相信此次“两会”,代表、委员必将对如何预防突发事件和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加以热议,献计献策。而随着整个社会危机意识的提高、应急机制和体系的完善以及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提升,可以预期未来中国政府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突发性事件时,定能得心应手,化“危”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