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 题:上学·就业·看病——政协委员会诊民生“三大难”
新华网“新华视点”记者李斌、顾瑞珍、杜宇
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两会召开在即,这些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老大难”问题,引起了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委员们呼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下决心破解这些民生难题的时候了。
上学难:“问题那么多,教育能说很成功吗?”
(民声)孙女士,在北京某机关工作:上学难?那还用说?这不,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专门在一所小学附近买了房子。我们那个小区的住户,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冲着这所小学去的。其实,小学没那么重要。想想农村,那的许多孩子还在为没有学上发愁呢。
(数字)甘肃省2004年抽样调查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
(评说)徐心华委员(提起这个话题,原本只愿意“说说新闻出版”的这位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也不由得有感而发):我家里以前很穷,却上了大学。如果到了现在,我可能反而上不起大学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几十年前,经济不怎么发展,贫困学生能上起大学,而现在经济发展了,却反而上不起学?往届两会小组讨论时,有的委员为此拍了桌子,“如果按照现在的收费标准,那么在座的委员,当年有几个能上得起大学?”教育问题事关社会公平,事关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了。
郝如玉委员(作为税务专家,他一贯主张教育扶贫,认为教育是人们摆脱贫困的主要手段):建立非义务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和相配套的学生资助机制是必要的选择,受教育者要适当承担高等教育成本。今后应从我国各地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人均收入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以居民收入为主要参照系,同时参考教育成本和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确定收费标准的体系。还应通过完善贷款制度、奖学金制度等措施,保障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贷学金制度体现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制度公平,而奖学金则体现了制度效率。这样既坚持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就业难:大学生是财富不是“包袱”
(民声)欧阳甘芬,暨南大学法律专业研究生:现在找工作,不靠熟人、不靠关系怎么行?我去了不少招聘会,也在网上填了一些表,可到现在都没有回音。我们有些同学,3年前本科毕业时被人家看中,3年后研究生毕业再去应聘,却不要了,后悔得要命。
(数字)2006年,预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预计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评说)朱永新委员:就业的“高压”态势将会长期存在。必须看到,中国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过剩”的程度,大学生是财富而不是“包袱”。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传统就业领域和岗位,大城市、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领域的吸纳能力趋于稳定。转变就业思路,除了鼓励毕业生援助西部、自主创业外,更要将就业重心转移到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领域,面向广大的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
舒安娜委员(正在房间整理提案,今年关注的重点是医疗改革和淮河治污):大学生、下岗工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就业是民生之本,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需要改进的是:政府要建立更多的就业平台,劳动部门要多组织就业培训,让他们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对企业来说,招聘时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招聘条件要实事求是。对就业者来说,要转变就业观念,要有独立自主的创业意识。社会也要多宣传自主创业的模范人物。
看病难:“让领导干部与百姓同享一样的医疗保障”
(民声)李小珍,湖南衡阳市民:我的病都快十年了,一直没治好。西药太贵,动不动几百上千,哪吃得起啊?还是吃中药吧,一天只要10多块。我们幸好还有点退休工资,农村里要是谁家有个重病人,整个家就完了。有的人得了大病,不得不放弃治疗。
(数字)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表明,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29.6%的群众应住院而不住院。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
(评说)任玉岭委员(去年在天津调研,任玉岭遇到一位做过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老共产党员。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老同志家的床下藏着一瓶敌敌畏:“怕的是医疗费过高。不能把沉重的负担压给下一代!”):去年,我们一批政协委员先后走访了东、中、西部9个省市,所见所闻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医疗问题已成了百姓生活的大难题。很多人有病不敢进医院,“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也好,医疗费增长过快也好,说千到万,我觉得有一条必须做:从长远看,全国应建立最终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近期可从城市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