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本网记者 许莉 高峰 王琪)
2月28日晚,四川新闻网题为《成都一大四男生英语四级未过跳楼自杀》新闻一经刊发,立即被全国43家网站竞相转载。为了进一步弄清男生出事的原因,3月1日,四川新闻网记者再次探访了电子科大。
男生家境中等独子无女友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名叫廖宁(化名)的大四男生是电子科大管理学院的学生,个子一米八,来自辽宁省,是家里的独生子。同学反应,廖宁平时性格属于被动型,不过分外向也不过分内向,和寝室的同学相处很融洽。
据说,廖宁学习成绩并不差,中不溜的。家境在当地也属中等。而且他已经在最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让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事发的前几天,廖宁没有出现过任何异常的情绪和表现。
事发后,学校已经于1日将廖宁的父母接到学校。原本身体结实的廖母因承受不住悲怆,刚下飞机,就突发心脏病,现在电子科大校医院接受治疗。
在病房中,廖母形容憔悴,泪如雨下:“我和孩子的父亲没法回辽宁了,不知道怎么面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廖母泣不成声:“怎么是我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我和儿子前几天还通过电话,让他多盖床被子,他说知道,不用担心,怎么说走就走了,他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啊?要是他有个女朋友,也许他不会走这一步啊……”
由于学校方面仍然不接受采访,记者只得从侧面了解到情况。廖宁出事后,学校正积极地配合家长做好善后事宜。学校表示,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廖宁父母以部分资助。
网友热评: 取消四六级考试
《男生跳楼自杀》新闻发布后,新浪、搜狐、中华网、网易、qq等全国知名网站纷纷转载,新浪、搜狐等网站的上千网友更是火热跟贴,对此发表评论。大家不约而同将矛头指向了目前英语考试制度的弊端,纷纷要求教育部取消四六级考试。
新浪网友劝慰道:我英语四级没有过,但是我的工资是当年同班同学的20倍,没有必要死去;另外一位仁兄说,我因为英语补考不及格没拿到学位,有点遗憾。现状呢。我住约600平米房子,约100来万人民币现金。还有丁点股票和丁点房地产投资。同班的英语好的同学比我好的多的有,比我差的也有。光看英语不成。生命可贵!!!
有网友发贴称:是个人都明白,英语对中国人来说只是个用来交流的工具,可现在已成了素质的代名词。有些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其利益,宁可牺牲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美其名曰:要与世界接轨。
我们不应排斥英语学习,但是反对任何形式的英语考试,尤其是政府组织的英语考试。这种考试的弊端导致了全民学习英语,中国人民只是为了对付各种英语考试,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
为了生存不得不硬着头皮为了考试而学英语,各种为了对付英语考试的书籍铺天盖地,各种为了对付英语考试的英语学习班遍地开花,而大多数人英语没有学好,也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在广袤的中国境内,英语考试横行于各个领域,无论升学、就业、晋职,必考无疑,一票否决,掌握着生杀大权。
另一方面,英语不再是部分中国人对外交流的工具,而成了国人对国人炫耀的资本,英语也由交流工具晋升为了体现国民素质的金标准,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够夹杂着蹦出几个英语单词,便有高人一等的感觉,洋洋自得。最终的结果是奴化了的中国人性。
还英语一个交流工具的地位吧,不要神话英语的地位,按照每个人的自身需求,来自己决定需要掌握的英语程度,在生活、工作中,需要多少就努力学习多少吧,若是用不着又没有兴趣就不要学了,作为中国人已经足够了。
英语考试,等级证书并不能反映一个人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每个人的英语水平当然是自己最清楚,证书是给别人看的,若某工作真需要英语,想知道某人的英语水平是否能够胜任,现场考察,数分钟便可。何况,在中国,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的工作并非那么多,那么广,那么必须。道理很简单,普通人都明白,可规则不是普通人定的,而地位尊贵的要人们的思想我们又不懂。只能说说罢了。
针对网友提出:“客观实事是学生们为了过四六级,占用了太多的时间死学,英语水平没有提高很多,专业水平急剧下降!”的评论,一位IT界网友反驳:“我不推崇应试英文,但是英文能力,绝对是一个开放的中国所需要的!不管你说得多振振有辞,我以我的切身经历告诫年轻人,一定要把英文学好!”
“我是做IT的,其他领域不清楚,可是我们这个领域,前沿都在说英语的国家那里。不学好英文,怎么能尽快掌握最新的技术?请专人来翻译?异想天开。我如果是老板,宁愿雇一个懂英文又懂技术的,而不是雇一个翻译和一个技术人员。在我这个领域,中国就是做不过印度人,最大的差距在哪里?英文水平。阅读不行,大篇的技术文档看不过来;口语不行,客户不会把订单给你....别拿中国和日本的英文水平比,一句话,没得比。别拿盲目的民族主义来误导年轻人!
还有一个做人力资源管理的网友谈到:这几年,确实发现我们新招的大学生心里承受能力很弱,有的让你感觉弱得惊人。为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机制培养了技术,却没有培养协调、沟通、心态等素质问题;家庭教育除了生活物质关心,缺乏心理关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习惯了周围一切都应该以自我为中心,问题永远出在别人身上。可一旦离开家庭和学校,社会规则与家庭和学校完全相反,再要每人围着自己转了,失落,委屈,又缺乏自我反省和调节的能力,转而走向极端。家庭教育要改变,学校教育要改变,自己更要改变!
到底是什么扼杀了这位年轻的大学生的生命?四川新闻网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