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主持人马斌,和“两会接力站”的策划徐立军,先请两位跟网友打个招呼。
徐立军:大家好!
马斌:搜狐网友好!
马斌:《马斌读两会》主要是信息集纳 更关注个体
主持人:这两天的“两会接力站”已经播出了,网友也反映非常非常强烈,先请徐立军给网友介绍一下,两会一直是最近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央二套当时的策划是怎么样的?怎么样把你们风格做得特别独到,你们的报道会特别好看,不像印象中的“两会”报道非常传统、正统的感觉?
徐立军:其实马斌就代表我们频道做两会报道的一个策略。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持人的资源、品牌就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媒体或者区别于其他频道的特色优势,像马斌这样的还有像小丫这样的主持人,我们“小丫跑两会”和“马斌读两会”是我们突出的品牌,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就是要放大我们主持的品牌优势,把主持人的品牌用好了就能把我们的两会报道做得更活,这是我们最主要的报道策略和传播策略。
主持人:我想这里问一下马斌,您做的是“马斌读两会”,和他们的跑两会、说两会,还有和别的频道比如说观察、看,您是怎么理解你的读和他们之间的区别的?
马斌:我觉得“马斌读两会”最主要的是信息集纳,在信息选择上,其实这有主观又有客观,这里边我们每天在单位信息量里面,在单位时间长度里面我们尽可能加大信息量,这个信息量是指在一个大家关注的主题之下,各家媒体不同层面的,这样完成大的信息量,实际又给了多元的视角。最主要的是在整个选择和解读方式当中又主观又客观,这样把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选择倾注点清楚了。表面上看是信息的归纳,实际上是信息过程中体现我们的态度和视角。
徐立军:包括今年我们在小丫和马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是加大评论的色彩。像马斌说的看起来是集纳的信息,但其实里面有马斌的观点,评两会也是一样,我们是热闹当中有门道,他播新闻可能不一样,像马斌的“新闻那么多,看马斌怎么说”。
主持人:我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新闻那么多您读的可能是有限的,您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马斌: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这是整个二套报道当中的思路,第一,我们是经济频道,我们经济看的是大的宏观经济主题,但实际上有细微的区别。因此我们不同于其他的媒体、不同于其他频道的报道,因为大多数报道如果到会场去报道,往往本身的面的事情对事件的报道,新闻面的报道,其实两会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个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到每个个体上。
说到个体就是我们经济频道的强项,所以通过我们的网络或者一贯的报道,到我这儿一个信息集纳,再加上伟鸿是看的方式,因为是公正的、平民式的,甚至关注的是社会热点问题,然后从新闻事件的报道,到信息归纳,到最后评论,这应该是我们的系统思路。
主持人:昨天我们也看了,我们注意到您的第一站出镜是选择在华尔街日报的北京分社,为什么那么多的媒体你们所选的是这里?
马斌:这里面我们其实去了好几家,华尔街日报的中国分社,前段十分我们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华尔街日报是世界著名的财经媒体,他对世界范围内大的经济热点的问题是有他自己独特的视角的,他就认为这次的两会就是对十一五规划一个具体的落实,看他执行层面怎么样。其实我们说现在我们的公众,包括国内外媒体也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因为一个事情你究竟能拿出什么执行方案,比如公平的效率、比如教育收费,已经说出来了反对教育乱收费,但是具体侧面在哪,这样两会代表委员从全国各地跟广大的民众商量以后,然后落实到具体的实行层面。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觉得选择华尔街日报可能更恰当一些。
主持人:在这个节目当中你们走了几个地方,先是华尔街日报分社,然后是香港的文汇报,还有日本的实时通讯社,我们非常希望了解海外的或者国外的、境外的这些媒体他们关注两会的视角和方式和我们国内的媒体有什么的不同?
马斌:像香港文汇报,实际上他在解读、关注两会是为我所用,他们最好的视点就是我们承担把两会的精神或者之前十一五规划的东西要把它准确无误的传达给香港的公众,为什么呢?过去香港公众只是觉得我们和国内力量是相依相靠的,但是依到什么程度靠到程度没有明确。我们现在文汇报解读以后,他们希望给香港公众其实是跟政策走向还有很多商机,这样就再往里走、再往下走。
香港文汇报是从为我所用的角度,是互惠共赢的事情。
日本的是创新的问题,现在我们经济发展的现有层面和日本有一短时期是类似的,是面临一个再提高的事情,就是自主的创新,跟这个有一定的可比性了。总的来说,走一圈发现其实境外媒体他所关心的大家是寻求共同利益的共同支撑点的情况下来看两会、来关注两会。
主持人:当时你们做节目策划的时候是不是有意识的向观众展示一些境外媒体?
徐立军:也不是说每天的“马斌读两会”都是要关注国外媒体,因为国内有很多媒体也有,因为新闻界这么大,每一个媒体不管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台也好都有自己的角度,所以马斌会全方位的关注媒体的反映,不仅仅是国外媒体,这只是一个角度之一。只是两会刚开始的几天可能重点的关注。
马斌:只是报道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主持人:我们在徐立军的博客当中也看到,您说到央视的名牌主持人纷纷与两会结缘,包括崔永元、柴静、白岩松,您怎么解读这几位主持人各自本身的特点?
徐立军:先不说马斌,其实我们频道人对我们二套的节目主持人确实是有很深入的考量的,如果通俗说起来,小丫属于比较亲和的,女性嘛,比较亲和,比较贴近百姓,注意率更高一些。伟鸿在我们眼里,因为他一直在主持《对话》栏目,他是一个相对很中肯、很客观、很思想的主持人,包括对话题的驾驭、对评论的驾驭很强的主持人;
马斌更多的是个性、特色,应该说是三个主持人当中或者我们频道主持人当中个性最鲜明的人之一。
这是我对三个主持人个自不同的判断,所以对三个主持人的使用有不同的方向。
主持人:您觉得您的个性和特色表现在哪里?
马斌:现在事实来看,小丫是我们二套当中很大的一个品牌了,这种品牌延伸也是徐老师和我们中央策划一直在做的,延伸到“马斌读两会”和“伟鸿看两会”,伟鸿一直是高端访问,我因为过去本身是有平民的意味的,这里面还有个性化的叙述,看似是自己的个性化,其实只是换一个说法而已。这样从中心策划组来说不同主持人不同的判断,把他们做很好的整体资源的综合,然后做成我们报道两会独特的方式,其实是竞争策略。
主持人:您对您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是怎么看的?
马斌:我也认为个性表述的方面,我希望是宏观的主题通过我这个主持人突出人的感觉,人性化的叙述,个性化的叙述。我曾经本身做过考虑,现在慢慢我觉得有必要纯熟一点了,你就是大的宏观主题,包括语言方式有时候肯定是很宏大的东西,怎么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的一种平衡或者一种变通或者一种调整,让老百姓能够爱听,这就是说在有声语言层面做一个调整。
主持人:您干这个工作每天要读多少份报纸?
马斌:我手下有编辑,我自己不能再读。
主持人:两会呢?
马斌:基本上读两会一天三五十分,国外主要是往上,国内主要媒体应该是十五六份,选择大概有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