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布什自上任以来的首次南亚之行可谓成果不菲。
此行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印度的访问。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先是因印度与苏联走得近,后是因印度搞核爆炸,美印之间颇多龃龉。然而,近年来印度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让布什政府意识到印度的重要性。 对美国来说,印度首先是一个庞大的出口市场。布什在行前一直强调,印度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有3亿人口,比美国的全部人口还多。美印贸易去年增长了30%,印度一举定购了68架波音飞机,其对美国产品的购买力令人吃惊。同时,习惯于冷战思维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问题的美国,从印度身上也看到了可以用来在亚洲搞大国平衡的力量。
布什的印度之行显然达到了预期目的:两国在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特别是就颇多争议的民用核能合作达成了协议。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质疑与抨击,认为其对目前陷于僵局的两场核谈判以及核不扩散体系带来的冲击还有待观察。但布什坚持认为,这是一份“历史性协议”,是两国新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最重要的成果与标志。
在与印度结成新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布什此行也巩固了与传统盟友巴基斯坦的战略伙伴关系。如果说,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主要着眼于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考量,与巴基斯坦的战略伙伴关系则更多侧重于反恐的需要。在反恐战争进行了4年之后,本·拉登依然踪迹难觅。目前有情报认为,拉登就藏身于巴阿边界山区;而近来塔利班势力的恐怖活动也呈现抬头之势。因此,无论是追剿“基地”组织及塔利班残余分子,还是巩固新生的阿富汗政权,巴基斯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布什在结交新欢之时,不能忽视巴基斯坦这个“反恐战争中的关键盟友”。
然而,巴基斯坦国内近年来反美情绪日益强烈。为此,布什此行一方面着意改善美国的形象———他讲话中多次提及美国对巴地震灾区的慷慨援助,并赞扬穆沙拉夫总统在反恐问题上的果敢表现,称他是一位“有勇气、有远见的领导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和“勇敢的决定”。穆沙拉夫坚定的反恐立场也让布什吃了一颗定心丸。布什说,“我今天的使命之一就是确定穆沙拉夫总统是否还像以往那样致力于把这些恐怖分子绳之以法,而我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这次南亚之行,还被看作是布什搞平衡外交的一个成功范例。布什说,人们由此看到,美国与印度改善关系无损于巴基斯坦,而与巴基斯坦保持良好关系也有利于印度,而这种三角关系又有助于促进印巴两国关系的改善,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李学江《人民日报》2006年03月07日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