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资源,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单位 GDP能耗降低指标,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0%左右;今年预期达到 4%。
类似的数据还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森林覆盖率达到 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
如何实现这些环保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这一话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
节能,不能抓芝麻丢西瓜
【现状】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
1/3;同时,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如在农村,不少人浇地大水漫灌,每立方米水有一半以上被白白耗掉。农业用水效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节水
36亿立方米。
【观点】俞国生代表: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固然非常重要,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建一幢办公楼、上一个高能耗项目,所耗费的资源相当于多少滴水、多少度电?
节能,既包括微观的,如个人、家庭;更包括宏观层面,如一个项目、一种产业等。政府部门决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宏观层面对能源的耗费,往往量更大,影响面更广。
“十一五”期间,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宏观层面有所动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让一些高能耗企业逐渐淡出,以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来取代。对在产业中仍占据重要位置的高能耗企业,须以技术革新降本增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的
40%-50%集中于 1000多家企业。如果能把这些企业的能耗水平降下来,对实现单位 GDP能耗降低 20%目标将有根本性作用。
同时,政府部门应当把能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参考指标。现在,一些国外公司往往会以种种理由,把高能耗项目转移到我们这里来。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判断力;不然高能耗所造成的损失,是节约多少滴水多少度电也换不回来的。
倡导节能型生活方式
【现状】某地农村,政府部门号召农民建起了 40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并将此作为“小康村”的典型宣传。
超过 32米,转轮直径将超过 64米,最晚明年初投入生产。
农家的厕所里贴上瓷砖,门口建起喷泉,农民扛着锄头坐电梯……这不仅让全村背上 130多万元债务,还因轮番拆建造成了惊人的浪费。
【观点】李葵南代表:国外一项研究分析显示,
70%的能源消耗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过程中,倡导怎样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有些观点认为,小康社会就该住大房子,开大轿车,一年四季房间里空调不断。在这种“小康即豪华”心态驱动下,一些个人、单位乃至某些政府部门“宁愿撑死不愿饿死”,装修用原木,买车选大排量,否则就显不出“气派”。而这种做法是否适合我们的国情,是否适合当前的实际,只要冷静想一想,几乎所有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目前,我们没有那么多土地来建造大房子,没有那么多汽油给汽车来烧。即使在资源充裕情况下,我们也应当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节能、节水、节电、节材,这不仅意味着消费者个人省钱,为整个社会节约能源,更显示了一种高水准的国民素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当百姓的生活水平好起来了,钱袋子鼓起来了,我们更应当通过引导合理的生活方式,让节能的美德深入人心。据有关部门近一年来的研究发现,如果大力倡导“节约型生活消费方式”,到
2020年全国可节约能源 7亿吨煤当量。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使这一目标能够尽早实现。
消除“办公节约冷漠症”
【现状】某地曾对 48家政府机关一年的能源消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当地居民的 4倍、 3倍和
7倍。其中,一名政府公务员 1天的耗电量,就足够一个居民 19天的生活用量。
【观点】杨奇庆代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从政府自身做起。不然,节能就是一句空话。
长期来,不少机关没有能源使用的有效定额限制和定额管理,结果自身成了节能的“盲区”。更严重的是,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患有“办公节约冷漠症”。他们头脑中有一种“因公消费很正当”的错误观念,节约意识很弱,花公家的钱也不心疼,导致办公资源过量消费。
有专家曾为一个办公室算过一笔账:每台电脑显示器、打印机的待机功耗均为 5瓦左右。如工作人员下班后不关闭电源开关,设备一夜待机 10小时,全年将因此耗电
36.5度。以国内办公设备保有量 1600万台电脑、 1894万台打印机计,每年就可能浪费 12.775亿度电!
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政府机关节约监督管理办法”,强化对政府机关用电、用水、使用办公品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全国人大也可在调研基础上,制定相关法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法律支持。
各级政府应像抓安全生产一样,建立节约、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并将所在部门、单位的节约节能情况,列为工作考核指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