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昕
“100多人的单位为什么有100多辆车,企业挖潜改造的钱为什么由政府来埋单……”,财政部门提交的花费开支越细,人大代表越能清晰地读懂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能由财政来背。
从人大代表审议的案例来看,政府的财政预算报告并不像一些专家所描述的“太专业,外行人看不懂”。 当一切都开始公开透明后,代表们就能挑出刺儿来。
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但是,就实际情况看,财政预算监督在一些地方仍然流于形式。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提交给人大代表审议的是一份总体性的预算报告,每个部门一年花财政多少钱,只有一个笼统的大数字。
资金一旦进入监管的真空,就如打开潘多拉盒子,各种弊病随之而来:国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广场热”,在一些地方依然方兴未艾。如中部地区一个并不富裕的地方,居然花了7000多万元建起一个“天安门广场”。这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花的都是企业和老百姓的纳税钱。
2005年,我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虽然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但说起花钱,很多地方还是捉襟见肘,教育、医疗、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因此,让人大代表把财政预算报告看个明白,认真、有效地进行审查,在源头上把好关,该放行的放行,该叫停的坚决叫停,真不是件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