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 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行养成教育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
提案人: 民进中央
内 容:
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行养成教育、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是中小学校德育最有力的抓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 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不太重视养成教育,对中小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怎样做人的教育并没有充分的开展起来,很多学生直到大学都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质,以致产生了各种思想和行为问题。这已成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最大缺陷。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应当紧紧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施教时期,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通过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传统美德,教会他们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不仅对他们当前的和谐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发展和终生幸福,而且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已明确指出,德育对于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要重点进行以社会主义公德、社会常识和文明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在中小学推行养成教育的明确要求。有了统一的思想认识,还要有具体的推行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1、加紧研究制订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评估标准
第一,养成教育应当具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安排必要的课时,设置养成教育课和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确立实施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课程标准,重点抓好传统美德和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读本。为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抓紧制订养成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
第二,作为养成教育的第一线的各个中小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制定符合本校的养成教育实施目标,要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然后再逐步实施。同时,要根据基本标准制订评价量表,可以采取以美德知识和实际素养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由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共同作出综合评价。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一,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核心打造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的养成教育教材和读本。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学生行为养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建议,在中小学养成教育课和养成教育活动中融入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建议相关教育出版部门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出版发行一套弘扬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读物供学生们阅读和学习。
第二,在通过课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如评比十大孝心孩子活动和孝心谈活动等,让学生知道百善孝为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培养自己的人。可以结合每年9月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组织开展有关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使养成教育摆脱单纯的说教、枯燥的训练,使学生乐于参与。
3、提高师德水平是推行养成教育的首要前提
第一,在师范生的培养上,应加强对师范生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教育,教会他们实施养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加强师范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树立养成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加强师范生自身传统美德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和师范素质;加强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指导,特别要注意提高他们作为班主任、辅导员的组织活动能力,并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评估指标之一。
第二,对于在职中小学教师(不仅仅是德育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养成教育水平,丰富养成教育的方法,增强养成教育的成效,使中小学教师能够真正成为既能教书又会育人的优秀人才。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第三,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师德水平和养成教育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引导教师们把关注的重心由智育转移到德育上来,把德育的重点转移到养成教育上来。
4、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行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
第一,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价值的取向。在推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第二,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应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规划。要充分发挥非教学因素的积极作用,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去构建高品位校园文化。同时,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经费上应予以保障。
第三,学校应制定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注重构建师生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全校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
5、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
第一,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校内外共同开展养成教育。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道德知识上的教育和行为上的规范训练;而在家中,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指导并监督他们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校长热线等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和参与校园网络,在发现学生不良倾向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
第二,学校和社区形成共建关系,使社区成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大课堂。学校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做社区义工、为社区服务的活动,使他们在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中形成优秀的道德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各方面形成这样的共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大力推进养成教育,使孩子们在中小学就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传统美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道德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