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 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科技部研究办理
提案人: 瞿弦和
内 容: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以美国为例,有研究表明在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变化中,有12.5%可归功于资源的增长,而剩余的超过80%的生产率增长则是技术创新起了主要作用。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下,各地形成了重视创新、追求创新的可喜局面。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尚不浓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部分科研院所改制工作的开展,初步形成了市场化的科研分配格局,技术要素在分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另外,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带有比较浓的行政化色彩,激励作用不够明显。
2.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有待改进
在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下,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通常是以行政性的方式进行的,通常表现为各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评奖活动,对专利发明的评价则是有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以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成果奖、专利数也成为对科研院所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一些科技人员往往不太关心科研成果的实际效益,而是关心如何尽快报奖得到上级的认可,关心的是职称、职位。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就难免会导致科研活动与现实需求的脱节,不利于成果转化机制的形成。
3.科技成果转化的压力机制不足
目前科研费用使用效益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这两个衡量科研质量的根本性指标,对科技工作者个人基本不构成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研经费浪费、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较低的情况,不利于科研质量的提升。此外,当前科研资金主体来源过于单一,国家财政性拨款占的比重过大,加上科研经费使用和转化的约束偏软,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压力机制的形成。
4.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有待提高
我们知道,科技史上许多重大意义的成果往往是在科技工作者自发、主动的科研活动中产生的。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激发主动的科研活动,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影响了全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束缚了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
二、建议
1.加强激励机制
建议以立法的形式承认科技劳动的客观价值,在全社会普遍树立尊重技术要素,并在分配中充分体现技术要素重要性的理念;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途径,加快研究和探索技术作为生产要素获取合理报酬的方式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完善评价机制
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应突出以效益为导向,在保留必要的行政性评价的同时,建议加强市场性评价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增加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透明度,使公众了解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将公众的评价,作为科研成果评价的依据,强调以需求为主的科研导向。
3.增加压力机制
完善科研资金的审计制度,建立科研项目及其成果效益的公示制度,使科研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对于耗用大量科研经费而长期贡献不大、社会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项目形成无形的学术声誉压力。从而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多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增加科技自主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压力。
此外,在科研资金来源方面,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政府科研资金的组织,民间出资方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必然会产生主动监督的动机,这样既可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压力,也能起到扩大科研资金来源的作用。
4.以机制创新带动文化创新
通过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压力机制的建设,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压力。在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下,大量优秀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可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机制创新和示范效应相结合,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科技工作者追求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的主动性,提高科技创新的全民参与度,在全社会形成面向需求、追求高质量科技成果的创新文化氛围,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全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对于从小培养青少年科研兴趣和创造力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民族创新动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