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舍维奇于11日在海牙突然逝世,引起外界强烈关注。3月13日,米洛舍维奇的律师向美联社记者提供了一封标注日期为3月8日的求助信英文译本。同日,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说,俄不完全信任海牙国际法庭公布的验尸结果,要求派遣俄罗斯医生参与验尸。 关于他的确切死因、葬礼安排疑云重重。米洛舍维奇,又一次引起波澜。
动态 老米之子领遗体
日前在海牙去世的原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儿子马尔科14日抵达海牙,准备领取他父亲的遗体。不过,目前尚不知道他将把父亲的遗体送往何处安葬。
据报道,随马尔科一同抵达的还有4名俄罗斯病理学家,他们将向荷兰有关机构了解米洛舍维奇的初步尸检情况。
米洛舍维奇本月11日被发现死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中,终年64岁。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12日晚发表声明宣布,初步尸检结果显示,米洛舍维奇死于心肌梗塞。
14日上午,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第三预审庭最后一次就米洛舍维奇一案开庭。预审庭庭长鲁滨逊法官宣布,对米氏的案件审理因被告死亡而结束。
质疑 俄罗斯要二次验尸
拉夫罗夫再次批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简称前南刑庭)上月拒绝米洛舍维奇赴俄治病。由于俄罗斯“百分之百的国家保证”也遭到拒绝,拉夫罗夫说,俄对前南刑庭的决定感到“困扰”。
俄塔社13日援引拉夫罗夫的话说:“俄罗斯曾准备好向米洛舍维奇提供救治,提出百分之百的国家保证,米洛舍维奇接受治疗后将返回海牙结束他的案子。我们对此感到担心……而且,米洛舍维奇之后不久就死亡。”
俄罗斯政府13日早些时候承认,曾收到一封来自米洛舍维奇的信。米洛舍维奇声称自己接受不适当治疗。
前南刑庭今年1月拒绝米洛舍维奇临时到俄罗斯治病请求的理由是,不相信他在结束治疗后会返回海牙继续接受审判。
荷兰外交部发言人迪尔克-扬·沃尔莫13日说,4名俄罗斯医生已获得赴荷兰的签证,期限为一个星期。国际文传电讯社13日援引俄罗斯卫生部一名官员的话说,俄罗斯小组将于14日前往荷兰。
发现 老米生前吃错药
曾在两周前检查过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血液的荷兰毒药学家唐纳德·于盖斯13日告诉新闻界说,米洛舍维奇生前曾服用了不利于心脏病治疗的药物。
于盖斯说,他在米洛舍维奇血液中发现了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可能是这种药物破坏了米洛舍维奇服用的治疗心脏病药物的疗效。
舆论认为,如果米洛舍维奇确实服用过未经批准的药物,那么他是怎样得到这些药物的就是个谜。总部设在海牙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发言人表示,联合国监狱内所有的体检和治疗都会受到严密的监控。
现年64岁的米洛舍维奇于本月11日被发现死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中。前南刑庭12日晚发表声明宣布,初步尸检结果显示,米洛舍维奇死于心肌梗塞。史先振(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书信 求生之情异常迫切
新华社电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去世前手书一封求助信给俄罗斯政府。俄罗斯政府13日早些时候承认,曾收到一封来自米洛舍维奇的信。声明还说,这封信12日被人送到俄罗斯驻荷兰大使馆,次日转交俄外交部。3月13日,米洛舍维奇的律师向美联社记者提供了这封标注日期为3月8日的求助信英文译本。
信件内容如下:致俄罗斯联邦外交部
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同意收治我、给我提供各种保证,表达了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我怀着感谢之心,愿意告诉你们以下内容:
我认为,争取在俄罗斯就诊的不懈努力遭到拒绝,拒绝的动机首先因为有人害怕仔细检查会发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他们在庭审过程中,蓄意逐步破坏我的健康。他们担心这件事可能瞒不过俄罗斯专家。
为了证实我的话,我向你们提供一个例子,你们可以在信件附件内找到。我3月7日收到的这份文件表明,尽管我在监狱这5年间没有用过任何抗生素,但在1月12日(2个月前),我的血液中被发现一种超强药物,就像他们所说,这种药用于治疗结核病和麻风病。
整个这段时间内,我没有患任何类型的传染病(流感除外)。
医生需要2个月(向我报告),这一事实没有任何其他解释,我们正面临玩弄。无论如何,那些在我体内偷偷注射一种抗麻风病药的人,肯定无法治我的病。我在战争时期为保卫国家与之作斗争的那些人以及有兴趣让我沉默的人也同样(无法治我的病)。
亲爱的阁下,大家知道,俄罗斯医生在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医生之列,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检查和治疗我头部血管的毛病必不可少且相当紧急。我非常清楚,这是事实,因为我感觉非常糟糕。
我给你们写信,期待着你们保护我的健康,免遭这个打着联合国旗号机构的犯罪活动损害,我将尽快在俄罗斯、在你们的医院得到你们医生的适当治疗。我绝对有信心。
后事安排疑云重重 生前书信震惊世人
米洛舍维奇于11日在海牙突然逝世,引起外界强烈关注。3月13日,米洛舍维奇的律师向美联社记者提供了一封标注日期为3月8日的求助信英文译本。同日,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说,俄不完全信任海牙国际法庭公布的验尸结果,要求派遣俄罗斯医生参与验尸。关于他的确切死因、葬礼安排疑云重重。米洛舍维奇,又一次引起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