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今报】
1 夜入少林
为了能在昨天普京访问少林寺时,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本报7名记者决定,在21日夜里提前进入少林景区。
在21日中午,本报另外一名记者已经先期进入少林景区的王指沟村里安排了住处,作为“内应”。 在这里,出门不到一公里,就可以看见少林寺的正门。
21日夜11点半,两辆采访车刚到进入山门的公路口,就被已经在这里值勤的警察拦住。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值勤的警察一个缝都不给松:人和车一律不能进。
没有办法,我们只好退回一公里外的停车场。悄悄停好车后,我们决定趁天黑徒步摸进去。
为了不被在关口值勤的民警发现,我们决定分成两路走。一拨三个记者,一拨四个记者,如果有一拨被发现“遣返”,另一拨还可以进去。
夜漆黑,只有远处少林寺里的灯光影影幢幢,还有巡防队员摇曳的手电灯光。
第一拨3个记者先出发,决定沿着河谷往上走。
第二拨4个记者记者沿着山门往里摸,由于两边的房间里隐约有些灯光,几个人只好猫着腰,溜着墙根往前走。由于大家都不知道王指沟村在那里,只有一边前进,一边压低了声音用手机和在村里的记者联系。
在摸索的2公里多道路中,大家生怕黑影会突然跳出值勤的人,让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和村里的记者取得联系,大家约定在观光车停靠站碰头,由热心的村民韩师傅开着面包车来接我们。
12点30分,在开了6、7公里的车后,大家终于赶到了村里。但这个时候大家发现,第一拨的3个记者,还没有赶来。
一联系,他们还在河沟里的荒草里摸索,而且根本辩不清往那走是王指沟。韩师傅决定在折回去一次接他们回来。在山门附近的河谷里,到了约定地点却找不到要接的人。接应的人一招呼,三个记者从草丛里爬了起来。原来他们看见在漆黑的夜里有汽车灯光直冲过来,还以为是巡逻的。就在十分钟前,4个巡逻队员就差一点把他们揪住。
到22日凌晨1点,7名记者才去全部汇合在王指沟村的农家宾馆里。
2 层层警戒到村口
早上7点,嵩山里面的村庄里还显得有些寒冷。一大早,几个民警就到村民的农家宾馆里,叮嘱还留在这里的游客,不要随意乱到景区里去,“早上4、5点就开始全面戒严了,现在不能再出景区了”。
记者一行沿着村里通往景区的路上往前走,在快到桥头路口的地方,几辆警车停在路边,值勤的民警,很有礼貌地告诉每一个准备在这里通过或者观望的行人说,已经戒严了,请不要逗留。
在短短不到15分钟时间里,有20多辆警车呼啸而过,加上先期达到的,已经有数千名警察开始准备前期的保卫工作。
上午11点的时候,警戒更加严格。原来在桥头路口的警戒哨,已经快移到了村口,警车也增加到十几辆。在环绕少林寺的山坡上也有警察和巡逻人员进行第一层警戒;在河边的地方,则有第二层警戒;在河对面塔林附近,沿着半山坡,身着红色练功服的数千名武校学生,排成一个半圆形的圈,手拉手组成了第三层警戒。在离大殿300米远的地方,特警5步一个威严站力,形成了第四层警戒线。这几层保卫警戒线,一直延伸到大殿门口。
3 许多村民提前观赏了“迎接仪式”
昨天清晨的王指沟,比往日安静了许多。没有了游客的吵闹、没有村民热情招待客人的吆喝声,只有远远的狗吠和一两声鸡叫传来。
80多户人家的王指沟,是少林景区内惟一保留的村庄,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靠开家庭旅馆为生。平时村里总是客源广进,这两天游客很少,村民也忙里偷闲地在门口打台球或者爬山,做一些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昨天凌晨4点左右,村指通往少林寺景区主干道的各个路口就有民警把守。早上8点多,三四位民警又到各个居民家里清查,看有没有闲杂可疑人员出入。
普京总统要来的消息,每位村民都知道。据村指里47岁的王文炯说,早在3月20日,少林寺已经把所有路面用水冲洗干净,并模拟演示了普京总统参观少林寺的流程,当时村民可以随意前往观看。他记得,20日下午3点多,少林寺从寺院大门到街道上铺上了红色的地毯。少林寺方丈率领众僧人,走出少林寺,在山门前台阶下,分立两侧把贵宾迎进了少林寺。
虽然提前看了排练,许多村民昨天还是站在村口,不断地向少林寺门口遥遥眺望。一位姓李的村民,昨天一大早就坐到麦地里观望着。“快看,有好多穿红色衣服的武术爱好者组成环形,围绕在少林寺的周围”、“听,少林寺景区门口有僧人表演的声音,普京总统可能马上要过来了”……这位村民,兴奋地说着,不断根据自己的判断向村民解说着。
到了下午,更多的村民站在草地、站在田间、站在路口,等待着普京总统的到来。
4 村民“眺望”普京游少林
尽管戒备森严,但许多在少林寺景区附近的村民,还是围在警戒线外,想目睹一下普京的风采。
下午3点多钟,王指沟村的几十个村民,都从家里出来,走到警戒线附近。但离第一道警戒线还有数百米远,负责警戒的人员,就已经远远的打招呼,让他们离开。
“我们想看看普京,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有国外的总统来这看呢”。许多村民都这样说。
警戒线没法靠近,他们就采用迂回战术,在田地里借着挖野菜的幌子,一步一步地往最近的地方赶。
很快,戒严的值勤人员也不再刻意“驱赶”这些憨厚的村民,形成一定的“默契”后,这些村民就在警戒线外几米远的地方,等待着普京的到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人群中有人站累了。于是,有人搬来碎砖垒成板凳,有人攀上了枯井沿,有人靠着树干打盹,还有人干脆就地一躺……“到了千万喊一声啊!”寻找各种休息方式的人们,都不忘冲着仍“坚守”的老乡,打一个招呼。
又是焦急的十几分钟,等待的人群里,有人开始发出轻微的鼾声……
17时35分,20多辆黑色轿车由路口开过来,“来了!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呼啦”,人群再次涌动。小车一辆接着一辆开过来,没错,普京真的来了!
村民们在一千多米外的地方,透过大殿门前层层的柏树枝,隐约地看到大殿前红地毯上普京参观少林的一些场面。但就是这样,这些村民们也感到十分开心。
5 游人可以免费游览登封其他景点
昨天上午,外地游客李先生到少林寺游玩时碰了壁。
李先生刚开车到少林景区门口,就听到门口把守人员说,因为特殊情况,景区已经停止售票不再接待外来游客。李先生遗憾地说,他专门从武汉赶到少林寺游玩,没想到刚好碰到普京总统要来。
不过,李先生的遗憾很快被弥补,少林寺门口竖着一个醒目的牌指,“登封市其他景区免费一天”。李先生高兴地开车又向其他景区赶去。
6 红地毯被万能胶粘在台阶上
为了迎接普京总统的到来,表达主人的尊重之意,少林寺专门购买了一大批红地毯。
昨天上午一大早,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铺地毯。少林寺大门入口处至门前广场南侧道路之间的近百米路段,几分钟工夫,就被鲜艳、喜庆的红地毯所覆盖。
然而,当地毯铺至少林寺大门口处的台阶时,工作人员象往常一样,把地毯直接铺在台阶上。结果,人走在上面,地毯显得不牢靠,怎么办呢?
为了确保普京总统的人身安全,工作人员临时找来万能胶,把万能胶倒在台阶上,再用刷子仔细的刷;随后,再把地毯铺在上面。结果,地毯就这样被固定在台阶上,一动不动,十分牢靠。同样,在寺内方丈室门前的台阶上,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把地毯固定在台阶上。
下午5时30分,普京离开少林寺后,记者立即来到普京观看武术表演的方丈室门前广场。此时,两名保安开始拆除红地毯。
由于地毯被万能胶粘在台阶上,两名保安就拽住地毯的两边,用力往下拽,不料,他们两人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拽不下来。见此情景,另两名保安前来助阵,一齐用力,终于把地毯从台阶上揭了下来。
“用万能胶粘地毯,这还是头一回,粘得真结实。”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安感慨道。
7 破戒让普京参观禅堂
昨天下午5点40分左右,记者在寺院里见到了刚刚见过普京总统的两位僧人。他们说,少林寺的禅堂昨天为普京总统破了戒。
僧人说,自少林寺成立以来,寺内就建有禅堂,禅堂据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禅堂是专供僧人坐禅修行、明心鉴性的地方,所以一般不允许外人进入。昨天下午,40多位僧人正在坐禅时,普京总统走了进来。僧人说,由于当时大家正在闭目打坐,所以并没留意普京总统的眼神和表情。“只大约听到主持在为普京总统讲解禅堂的相关情况,时间大约持续了两三分钟。”
据当时在这里坐禅的镜善师傅说,他们每天早上3点30分来到禅堂坐禅,一天中除了吃饭时间,要一直坐禅到晚上9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这里坐禅,这里是要修行达到个人解脱成佛、解决生死大事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