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激烈认真的讨论,22日评委们慎重评出八大类别组照的“金银铜”奖和优秀奖
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 王志明 丁光莹 孙妍 秦小艳)
昨日(22日)上午10时27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第二届“华赛”诞生了“突发性新闻类”组照金奖,这是本届华赛评出的第一个金奖。 在评委们的共同努力下,昨日(22日)已评完8大类别的组照“金银铜”奖和优秀奖。
一幅引起争论的组照
发生在昨日(22日)中午12时30分:深圳商报4楼展览厅里,13名中外评委被“华赛”组委会副秘书长黄文召集到一组特别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组照面前。长长的白桌中间,摆放着一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照片。原来,这组照片在这一轮投票中仅得4票,这意味着它将被“删除”—无缘优秀作品奖。
就在这时,评委文森特·门泽尔提出了异议:“我觉得,这组照片非常好,摄影师非常有想法——他所拍摄的每个人都没有微笑,以此来表现美国总统和其身边的环境。我建议,我们是否能为此组照片颁发一个特别奖项?”
评委罗伯特·普雷基则有不同意见,并指出他发现获奖的照片中有两组是同一人所拍摄,能否用这一组更换其中一组。
文森特·门泽尔再次说:“我们只看照片,不看作者!”杜耀峰则明确反对:“入围的布什的照片有两组,但另一组比这一组更好,拍摄角度更自然。”
这时,评选委员会主席徐祖根表明:“评选过程中没有更改规则的权利,不能临时为照片设特别奖,也没有更换照片的权利,现在评委们中总共有三种建议:一是设特别奖,二是替换获奖照片,三是将此组照片‘迁移’到日常生活类中去,请评委们表决。”
12时48分,坚持“评委的选择是最终的选择,组委会应尊重评委的选择”的罗伯特·普雷基表示放弃他的建议,尊重大家的意见。
12时50分,经过最后两轮投票,13名中外评委一致同意将此组照转入日常生活类组照评选……
“难产”的银奖
昨天(22日)下午的评选比较顺利,再也没有大的“交锋”,但评委们的严谨却让现场工作人员心服。
下午3点,在评选“日常生活类”组照时,评委不住感叹:这么多好作品,真叫人难以取舍。大家在作品前反复徘徊,最近,经过近一个小时,才评出这个组别的奖。
在评选体育类组照时,评委罗伯特发现大家评出的金奖组照好像去年就获得韩国一摄影比赛的奖,他怀疑照片是2004的拍摄的,不符合华赛参赛标准。大赛组委会评委们非常重视,马上建议将照片暂时搁置一旁,安排工作人员四处查询和电话确认,最后证实照片是2005年拍摄,符合参赛要求,评委们才没有异议。
下午5时,当评到“自然与环保新闻”类组照时,金奖顺利脱颖而出,第二名却有三个组照票数相同,评委会主席徐根只好要求评委再淘汰一组。评委们仔细投完一票后,反现有两幅票数还是一样多,评委们只好再次对两组照片进行“PK”,反复几次才产生了这个银奖。
花絮
评委累到要做足疗
华赛开评后,认真评委每天都在紧张仔细的挑选,不停在评选现场来回走动,细致对比,担心好照片成为“漏网之鱼”。因为参赛照片多,工作量大,在评选首日,评委们从早上一直评到晚上近11时。22日中午,评委们也是拖到中午1时30分钟才去吃午饭,吃完饭后又马不停蹄开始评选,下午5时30分,趁工作人员在展台上摆照片之际,评委们大家纷纷来到休息时,一屁股就坐下去。“这样太累了,如果能有人按摩一下脚底多好呀。”一个评委提议到,提议得到多数评委的同意,并相约今晚评完后去做足疗,以备未来两天更好评选。
访谈
21世纪流行个人主观色彩作品
采访对象:黄子明
中国台湾《中国时报》摄影部主任,首届华赛金奖得主
从参赛者变为评判者
“我这次是来‘取经’的!”黄子明对记者说,再次与华赛“见面”让他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次的身份是评委,而去年他则是参赛者,角色的转变让他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
黄子明对记者说,台北马上就要举行一个以专业摄影师为主体的摄影比赛,但由于缺乏主办大型活动的经验,他这次参加华赛除要担当好评委的职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来学习。“毕竟这几年祖国内地的摄影师专业化程度相当惊人,一个专业摄影体系在内地也逐步建立起来。”
拍照缘于三叔的纪念照
2005年,黄子明的一组《日军性奴隶——台籍慰安妇》一举拿下首届华赛现场人物类组照金奖。谈起拍摄的缘由,黄子明介绍说,他的三叔当年被日军征兵,战死南洋,当时三叔惟一一张照片就摆放在家族的祠堂中,三叔的照片让他对摄影产生了好奇,从此开始涉足摄影领域,工作后从事采访摄影工作20余年。黄子明说,因为三叔的原因,2000年起他开始在台湾拍摄幸存的原日本军夫,两年前参与拍摄慰安妇相关主题。
21世纪作品更凸显个人观点
黄子明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摄影的潮流注重叙事,90年代末网络及电子媒体开始普及,平面影像与电子媒体产生区别,摄影者风格及对新闻事件的观点逐步出现在摄影作品中。进入21世纪后,网络上出现许多影像博客,这些图片完全个人化,这些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作者观点,这种图片为许多优秀摄影家所认同。
女性摄影更注重细节表达
采访对象:莉沙·博托什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图片主编
莉沙·博托什认为实际上中西方女性在新闻摄影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相比男性来说,女性在选择关注的题材时会更个人化,渗透更强的个人情绪,更注重细节的表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不关注国际上重大新闻事件;也不意味着,在图片思考深度上女性比男生具有局限性。”
什么样的新闻照片才更具有穿透力和生命力?莉沙·博托什说,美国《时代周刊》喜欢采用“一张大图”的效果,“一张大图”的效果远比“三张小图”来得更强烈更震撼。而一张具有穿透力的照片,在她看来,应该能给予非专业人士强烈震撼力、感动力,能捕捉到很多瞬间而细腻的东西,并触动到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有使命感才能成为优秀摄影师
采访对象:山口百希
日本朝日新闻写真部主任
“只有热爱新闻摄影、有使命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评选过程中,山口百希说,“新闻摄影师主观上对新闻事业的从业热情是成功的首要因素,而摄影的技巧、业务素养等方面都是次要的。”
山口百希将这种观念带到了《朝日新闻》每次招聘摄影记者的选才过程中。据其介绍,在招聘择才时首先考验的是这个人对新闻摄影的喜爱、执着程度,其次是个人的身体素质,最后才是其新闻摄影的专业技巧。
他解释说,专业技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在《朝日新闻》摄影部,每个新进的人都会接受报社专门准备的技能培训,包括摄影的角度、新闻敏感的培养等具体的东西,都会具体培养,只要用心的人都能学会。
山口百希对于正在举行的华赛表示了极大的肯定,“这是一场体现水平、不断发展的国际比赛,能看到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摄影作品,并参与其中我感到非常荣幸。”
评委博客
严谨的评选确保比赛公信力
今天场外虽然飘着细雨,场内却充满了火爆气氛:“突发性新闻类”与“非突发性的重大新闻类”很顺利地评选出得奖作品,但在“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最后八组入围评选时,评委们因其中一组照片引发激烈辩论。
对于如何处置,大家各自表述意见,有人对评审程序提出建议,有人对原则性问题遭质疑而生气,有人则提出解决问题的折中方案。这样的过程虽极具冲突性,但却也是非常健康的讨论形式,让每位评委可以畅所欲言地就事论事,既能沟通争议,也能传承评审经验,最后再经由民主表决程序产生进入决选的作品。
体育类照片评选时,还发生另一段插曲:由于外籍评委发现金牌得奖作品在去年韩国的一项国际纪实摄影比赛中也曾获奖,基于公平竞赛的考虑,评委提出先行确认参赛者拍摄日期是否符合华赛规则的要求,也因此暂时搁置金银铜奖的得奖名单。经工作人员立即核对参赛表并向作者本人与韩国主办单位查证,确认拍摄事件完全合于规定,也因此才确定运动类最后得奖名单。
一个最严谨、没有任何疏漏的评选过程,也才能确保得奖作品的荣耀与价值。
黄子明(首届“华赛”现场人物类组照金牌奖得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