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
本报记者专访“总后勤”西藏登山学校校长
本报记者专访“总后勤”西藏登山学校校长
尼玛:这次上珠峰把握很大
尼玛次仁生于1967年,西藏盐井人。1984至1988年,尼玛次仁进入西藏体工队,成为了一名射箭运动员。1989年调入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担任翻译及联络官,后担任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1998年开始筹划西藏登山学校的建立,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 2001年成功组织第一届西藏登山大会,以后每年一届,延续至今。
此次登珠峰行动,西藏登山学校担负着主要的高山协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从拉萨到珠峰大本营,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和向导协作与我们同行。本次活动,尼玛校长担任6500米以下的总指挥。昨日晚上,本报记者在定日瞅空专访了尼玛校长。
记者:您办登山学校的想法源于何时?
尼玛:我从小就生活在这片雪域高原,对登山第一次有记忆是在8岁的时候——1975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1994年我随西藏登山队去阿尔卑斯山考察,可以说,那次考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让我真正了解到了什么是登山,中国不论是登山技术还是登山知识都远远落后于人家。还有欧洲那些老登山家,平时辛苦工作,攒钱就是为了登山。回国后,我就打算利用西藏得天独厚的资源,做专业的登山服务机构。
记者:您创办登山学校出于怎样的想法?
其实,直到现在,每年依然有数百名夏尔巴人从尼泊尔到中国西藏一侧来进行高山协作服务。早在50多年前,尼泊尔人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以培养高山协作服务人员为目的的学校。高山协作已经成为尼泊尔整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而在1999年之前,从中国一侧登珠峰的高山协作大部分都是夏尔巴人,他们身体健壮,服务出色,成为尼泊尔向中国输入的重要就业力量。而我们中国藏族也同样具有很强的高山生存能力,只要经过系统的培训,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出色的高山服务人员,本着这样的宗旨,我决定创办中国的第一所登山学校。
记者:你1994年就有了这个想法,但是为何到1999年才得以实施?
尼玛:当时虽然有想法,可是很多条件都不成熟,我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回国后,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95年开始学习日语,平时积蓄和外国登山队学习、探讨,收集了很多关于登山服务的资料。到1998年就打算正是筹建,可以资金是最大的困难,而且西藏的经济发展几乎落后于全国水平,人们根本就不理解我的想法,赞助也无从谈起啊。其实当时我也很犹豫,甚至在考虑放弃,幸运的是,老一辈登山家高谋兴、洛桑达瓦等都非常支持我,仁青平措后来还免费地担任了西藏登山学校的副校长。在1998年,著名户外品牌奥索卡公司的老总来西藏卓奥友峰徒步,刚好是我做翻译,我就和他谈了自己的想法,他非常感兴趣。在大本营我们就开始计划投资,有了他的支持,登山学校才顺利创办,并在199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
记者:登山学校招生有什么条件?
尼玛:年龄在16—18岁之间,必须是初中毕业,身体素质要好,还要能够吃苦耐劳。进学校前要进行一次体能测试,5000米长跑,主要是测试学生的耐力,这个是登山协作必须具备的。值得一提的是,西藏登山学校是国家扶贫项目,招收的学生不收取任何学费。
记者:这些学生平时在登山学校是如何进行培训的?
尼玛:我一直希望做到最好、最专业的登山服务,所以在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我想让学校继承“八一”登山队的优良传统,能够遵守纪律。为了让学生在学校的3年学到真本事,毕业后可以成为好的登山协作,学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进行着严格的管理,3年内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不许谈恋爱,违反者一经发现立即开除。每天早晨上文化课,学习藏语、英语、登山知识,每周前三天下午体能训练,后三天技术训练。
记者:西藏登山学校为此次“昆明精神·巅峰见证”登山活动提供了哪些登山服务。
尼玛:这次全程的登山服务都是我们在做,一共有6个高山向导、4个高山协作、2个高山摄像,1个医生和一个护士,还有一些后勤保障人员。另外我们为大本营配备了3位厨师,2个是我们学校的,还有一个是我们专门从外边聘来的,是云南大理鹤庆的。
记者:此次金氏兄弟攀登珠峰,你作为专业人士,怎么看?
尼玛:其实我在1996年就认识他们了,当时金飞豹组织了珠峰清扫行动。他们兄弟两个人很好,完全是登山人的性格,很容易接近。而且,我很了解他们的实力,只要今年天气好,登顶有很大的把握。本报特派记者邹殿伟定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