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派记者 张英书 陶彬/报道 赵禹/摄
吹气球、伸胳膊、伸腿成了小欣月这几天的必修课,为了迎接第二次手术的到来,小欣月在医生的指导下紧张地做着术前准备。医生和护士对小欣月的照顾也特别精心,除了为她配餐,还准备了不少水果。医生说,如果没什么变化,小欣月的手术将在本周三之前进行。
锻炼身体增强体力
昨天,小欣月的病房内不断传出笑声,原来医生在给小欣月做吹气球、伸胳膊等锻炼。 医生告诉欣月,一定要好好地锻炼,增强体力,以便迎接第二次手术,等她病好以后,好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到天安门广场“再”去看升旗。
已能承受再次手术了
欣月的主治医生周强说,欣月的身体恢复得很好,目前她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正常,已能承受第二次手术。欣月第二次手术成功之后,还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根据她的身体状况采取放疗和化疗。
《鲁豫有约》采访欣月
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知道小欣月的事情后,昨天特派记者来到北京,对小欣月目前的治疗情况进行了采访。为了将小欣月的事情进行详细地报道,昨日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已赶往长春进行多方采访。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播出了“这个世界需要热心肠”的谈话节目
北京特派记者 陶彬 张英书/报道 高铭/截图
本报讯
4月9日晚6时10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播出了“这个世界需要热心肠”的谈话节目。此次谈话节目谈论的主题是本报与千名热心读者为盲女小欣月圆国旗梦的感人故事。
当演播间的大屏幕里出现小欣月那张微笑的小脸时,现场的几十名观众以及工作人员都感动得流出热泪。所有人都被小欣月的国旗梦感动了。本报记者与读者一同做客演播间,向全国观众们讲述了这个美丽谎言的始末。节目刚刚播完,本报北京特派记者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几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观众都迫切地询问小欣月的近况。“您好,我是山东的观众。小欣月现在医院治疗的怎么样了?她会好起来吗?”“我是上海市民,医院在近期会为她进行手术吗?”“我是北京市民,我的孩子和欣月一般大,您能告诉小欣月现在的近况吗?”北京市一名小学5年级的孩子李刚在电话里对记者说:“我真心希望欣月能早日康复起来,我好要陪她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在电话中,所有人都希望欣月能早日康复。
本报摄影记者守侯欣月床边不舍离去
主持人:这张照片我们在《新闻联播》上也看到了,这是谁拍的?
陶彬:这是我们摄影记者赵禹拍的。他每次拍照时都特别小心。五星红旗升起时,国歌声很大,欣月虽然看不见,但她特别聚精会神。我们的摄影记者在升旗仪式结束时跟我说:“你知道么,我的眼睛是湿的,当时镜头前一片模糊,我真怕拍不好这张照片!”以往每次拍照,他都会有很多遗憾,他都会留下一些遗憾,但是只有这一次,他觉得自己一点遗憾都没有,因为那一天,即使他一张照片也拍不下来,他也是特别幸福的。原本赵禹要一起来的,但他真的舍不得那个孩子,在我上节目前,他刚刚给我发了张图片,就是欣月躺在床上的照片。
小旗手的最大愿望就是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
主持人:你觉得就是这样的眼睛打动了你?
陶彬:是的,我刚刚和她接触时,我们只是接到了她父亲的一个电话,说他女儿生病了,这时候是我们热线部接到的这个电话,我就给他回了一个,当时我跟欣月的父亲说“我可不可以和你的女儿在电话里说两句?”当时欣月在电话里的声音特别清脆,她说:“阿姨,你好!阿姨,救救我,我想上学!”我感觉这句话震撼了我,我跟欣月说:“明天早上我肯定会出现在你家。”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我和赵禹,还有我们一个实习生叫王笑笑,我们一起去了。当时一进屋时,欣月家只有两个老旧的木头箱和一个小的电视机。当时欣月躺在炕上,她眼睛看着天花板,我看见孩子的眼睛特别亮,我当时甚至在怀疑,她是不是没有失明,我就过去用手在她的眼前晃了两下,但她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当时就感觉心里很难受,于是我问:“欣月,你喜欢什么颜色?”她说:“我喜欢红色。”那个时候她说话还很流利。后来,我问她:“如果有一天你能看见了,你最想看到什么?”她说:“天安门!”当时我感觉特别振奋,一个8岁的孩子,我本以为她会说“想看见爸爸、妈妈”。她父亲就跟我说:“我女儿是个小旗手,特别渴望上学,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去趟北京。”但当时他只是说说,因为他知道这个梦想对于那个家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离开他家时,注意到他们家的小巷子特别窄,欣月的父亲擦着眼泪在往前走……回到单位我们就刊发了《绝症使她再也看不到升旗了》这篇报道。随后我们跟几家医院取得联系,但医生都称“这个病没有治愈的可能。”
众多好心人各有角色 一路编制谎言到“北京”
主持人:可能很多北京的朋友不太了解,因为好多人没去过长春,我们特意从她们报社要来一张地图。我们可以按着顺序来看一下,你看到一号的那个标志叫人民广场,人民广场就是陶彬工作的地方。早晨几点?
陶彬:7点多,当时已去了很多人。
主持人:刘菲当时背什么台词?
刘菲:我背的都是北京的一些景点,像天坛、故宫……一些大一点儿的景点。
主持人:你当时在集合时,是不是心里也要不断地背这些词?
刘菲:不光是集合前,我接到通知确定这个路线后就一直再背,生怕有一点错误。
……
主持人:你们还有台词呢?你当时用什么方言讲的?
吕宏:我用的天津话,为什么用天津话呢,小欣月是东北人。如果我说东北话呢,她以为还在东北,可是我要说北京话呢,她以为到北京了。
主持人:在车上,因为你们要模拟凌晨两点出发,欣月的眼睛有没有光感?
陶彬:有。我们当时的采访车上有窗帘,在她没有上车的时候就把窗帘事先挡好了。
主持人:今天现场我知道有一位朋友从长春来的,她在那辆公交车上她就扮演着来北京玩儿的游客,刘晓彤和古丽胡玛尔。古丽胡玛尔你是哪里人?
古丽胡玛尔:我是新疆人……在车上我刻意说方言,在那背“小姑娘你太漂亮了,你太可爱了”,跟她用维语说一些话。
主持人:但你在旁边哭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你紧张吗?
古丽胡玛尔:不是紧张,抓她的手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但我一定让她相信那就是天安门,真正的天安门。
“欣月童话”感动中国
主持人:这一路上,小欣月特别高兴,其实到了宾馆以后你们真正把小欣月放到招待所的房间的时候,她是不是依然特别开心?刘菲,当时你陪着她吗?
刘菲:对,当时我跟她一起进的房间,那个房间就像普通的招待所一样,就是两张床的那种,那个床非常软,她家挺困难的,是那种炕,特别硬,当时她爸爸把她从轮椅上抱下来放在床上的时候,她特别开心,她说“这个床是软的,用手一按软软的那种感觉”。她以前可能没睡过,没躺在过那种软的床上面。
主持人:在整个过程里边,其实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我觉得给好多听到过这些事情的人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为一个女孩子的心愿参与到其中来,我当时在网上随便点击了一下,就有很多网友的留言。
据央视《实话实说》 高铭/整理
独家策划:两千人为绝症盲女圆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