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家共寻双赢之路
□ 本报记者 杨时旸
在国外各种类型的艺术品拍卖会上,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幕情景:来自中国大陆的收藏家们,一次次胸有成竹地举起牌子,然后笑容满面地捧回拍品。
一个颇有意思的细节是,这些来自大陆的藏家们从国外拿回的往往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国外的作品少之又少。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它至少说明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国内的收藏家还是对本土的当代艺术作品更感兴趣,国外的作品毕竟让人感到陌生;
其次,国内本土的当代艺术作品绕道海外流回中国,可以想象,其中可能隐含了相当可观的价值流失;
最后,从画廊的角度看,这个现象直接表征了中国本地画廊的尴尬——无论是这些作品最初流失海外,还是本土藏家从海外购回这些作品,中国本地的画廊都扮演了一个缺失的角色。 因此,这个现象也就意味着,与画家一道重建一个共生共赢的生态圈,是中国本地画廊亟待解决的一个生存课题。
角色缺失的历史原委
圈内人士解读,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成过程的独特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初,像方力钧这样如今红得发紫的艺术家还无人识得。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收藏家,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画廊。换句话说,还没有艺术市场的存在,真正对中国本土艺术家感兴趣的大多是在华外籍人士。那些老外关注中国艺术创作的现实,也能看到其后的市场价值,由于本地画廊缺失,这些人开始找艺术家本人购买作品。
“像方力钧他们的画,当时的价格也就三四千元一幅。”一位当年的购画者这样说。
直到90年代中期的时候,大陆开始出现少数一些对中国当代艺术有兴趣的收藏者,但他们也只能去国外权威的拍卖市场购买已经获得认可的本土作品。
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是由艺术家、画廊、收藏家及相关拍卖机构等几个部分有机组成。在国外,藏家的藏品大多都从画廊购得,从艺术家手中直接购买作品并不多见,而且违反游戏规则。
“藏家的藏品究竟有多少是从画廊或拍卖行购得,具体比例很难统计。”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财经时报》记者,“不过,画廊渠道应该是主要的,这肯定是无可置疑的。”
由于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在内地,画廊和艺术品市场之间的链条在一段时期之内是断裂的,当中国本地的收藏家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时候,发现许多早期作品都在国外的私人藏家手中,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中国本地藏家只能转战国外各大拍卖会。
艺术家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
就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外大肆火爆时,一些负面消息也开始在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是像方力钧、岳敏君这样的当红艺术家在被海外炒热之后,开始“像人工流水线一样生产作品,导致其国际市场的行情大为下跌”。
对此说法,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负责人、资深策展人王一涵表示了否定。
“这种价格下跌的情况肯定有,但发生在方力钧、岳敏君这样的艺术家身上是根本不可能的。”王一涵说。
另一位资深画评人、现在画廊艺术总监黄燎原更是直截了当地拿大师举例子。他说,其实一个艺术家每年创作的数量和作品的价格并没有太多直接关系,毕加索死后,人们整理他的作品时发现,他平均每天差不多要画三幅画,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大师地位和他作品的价值。“关键看创作的态度是否严肃。”黄燎原说。
“据我所知,方力钧在价格方面还是一个保守派,”黄燎原笑着说,“他属于比较爱惜自己羽毛的那种艺术家,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过度炒作。”
就在最近,方力钧的一幅作品标价10万美元,而实际上完全可以卖到20万美元以上。他们的画,在国外画廊始终供不应求。
王一涵说每次她到欧洲都要到那些经营中国艺术家作品的画廊去看一看,可每次去都听到“已售空”的解释。
“大量的中国收藏家到国外去收购中国作品,这肯定会对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画廊的弱势。”王一涵说。
绝对的弱势群体
“与艺术家相比,中国的画廊绝对是弱势群体。”王一涵说。
在中国,尽管画廊业发展迅速,可人们往往会发现,与国外画廊相比,中国画廊的经营一直很尴尬。
在国外,艺术家与画廊之间有着良好的签约代理关系,如果收藏家想买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必须与代理的画廊联系。如果某个人未经画廊而单独从艺术家手中购买作品,那么这个人是不可能进入真正的收藏领域的,而只会被视为“艺术投资者”。
在中国,往往是一个画廊费尽心血,通过几年策展把一位艺术家培养成名。随着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些艺术家就会越过画廊私自卖画。“这样一来,画廊几年来为艺术家付出的心血就不会有任何回报。因为这个原因,多数画廊一直经营艰难。”王一涵有些为画廊鸣不平。
王一涵表示,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多数艺术家已经意识到了与画廊合作的重要性。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画廊代理的艺术家是不可能有发展前景的。王一涵所负责推动的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也正是旨在推动国内画廊生存环境的建设。
共生共赢关系的重建
随着艺术品市场逐渐成熟,国内画廊开始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应对市场挑战。业界逐渐意识到,从长远角度看,一个合理的、良性的市场运作机制,无论对艺术家还是对画廊,都至关重要。
著名画家杨少斌最初是与一家德国画廊合作,但一直未能在国际和中国本土打开市场。为了改变现状,杨少斌后来选择与黄燎原负责的现在画廊合作。
此前,杨少斌还从来没有在国内做过个展,在黄燎原的推动下,杨少斌逐渐成为国内一线的艺术家,在国际市场上也打开了局面。
现在画廊在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了中国画廊界的明星。因为黄燎原的人脉关系和他的经营策略,他所代理的艺术家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发展空间,即便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也在逐步上升,这一系列合作可谓艺术家与画廊共生共赢的范例。
黄燎原表示,艺术家越过画廊私自卖画,可能会收到一些眼前利益,但对艺术家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艺术家与画廊密切合作,双方都遵守游戏规则,才能最终实现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