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兜售气象信息,只是与电视台进行广告分成,更何况,我们提取的比例相当低。”一位国家气象局的工作人员理直气壮对记者说。
1981年10月,中央气象台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迅速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 12年后,中国的气象史再次被改写,气象台开始进行广告提成,到今天已经10年,分成的比例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三七开、二八开是最常见的。然而,气象信息为国家所有的气象台所垄断,在进行广告提成中,这是否存在垄断性经营的嫌疑呢?
现状——提取巨额广告分成
2003年北京电视台的广告额达到了14.28亿元,和天气预报有关的广告收入将近3个多亿,几乎占到了北京电视台总收入的1/5,按照保守估计,北京气象台拿到了其中的5000万元。
记者专门调查了北京电视台与天气预报有关的广告,一共分为三大块,其中最具商业价值的就是18:57的“北京地区天气预报”。其收视率保持在20%以上,高居各栏目之首。天气预报前有12条5秒钟的广告和一个10秒钟的特约播映,天气预报之后有10条5秒钟广告和一个10秒钟的片尾题字。最贵的“特约播映”,119万元/月,平均价位在65万元/月。
这些广告如果全部售出的话,一年的收入为1.87亿元。据北京电视台广告部刘小姐透露,如果“客满”之后,还有厂商想做广告的话,就会在正和倒之间插进去,称为“增1”、“增2”。此外,在该时段的天气预报之中,还附有旅游景点的广告,每一个大约4秒钟,收费12万元/月。
“在北京电视台的各主要栏目收视率监测中,18:30的北京新闻排名第一,19:00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排名第二。”刘小姐告诉记者,而天气预报正好夹在他们之间播出,收视率可想而知,很少跌到20%以下。因此这个时段的广告也卖得最贵。
天气预报18:57播出,整个播出时间只有不到两分钟,它的前后各挤了10条5秒钟左右的广告。此外,19:30播出的“看气象”,收视率一般在7%-10%。北京电视台全天早中晚三次播出天气预报,每次都是搭在名牌栏目之后,“北京您早”、“特别关注”、“晚间新闻报道”,其中特别关注的收视率维持在6.3%左右,晚间新闻报道会更高。
2003年北京电视台的广告额达到了14.28亿元,和天气预报有关的广告收入将近3个多亿,几乎占到了北京电视台总收入的1/5。
据了解,名义上是电视台和气象台联合办节目,但实质上几乎完全由气象台包办,北京气象台专门成立了声像制作中心,在宽敞的制作间里,每天都由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提前制作好节目,再专门派人将录像带送到电视台播发。
“他们拿大头,我们拿小头。”制作中心里的一位程先生对记者以客户身份的提问丝毫没有疑心,“外省市更多……”
记者随即问道:“他们(电视台)能拿到九成吗?”
“不能,他们拿不了那么多……呵……”
如果以电视台保守的八成估算,每年北京气象台在广告中的提成大致为5000万元左右。
相对于北京气象台而言,国家气象台索性把全部与气象信息有关的广告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成立了专门的广告处,全程负责气象广告业务。企业要想申请在该时段做广告,不是到电视台,而是要跑气象台。
将广告的申请和管理包揽下来之后,气象台就占据了更大的主动权,在利润分成中显然会居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广告处丰小姐告诉记者,天气预报前一个15秒的广告,价格为2000万元/月,19:30黄金时段的小窗口城市广告,只有4秒钟,但已经被卖到了780万元/年。
“三七开”——情非得已
“三七开是最好的了。”国家气象局曾女士表示,“地方气象局,基本工资国家给,剩下的都只能靠自己挣了……” 言外之意就是收取广告提成。
“早些年,买根铅笔都难,做气象的小伙子找不到对象……”
国家气象局的财政拨款历来被视为“局级机密”,从不向外人透露。或许这正是因为国家拨款与支出不相称的缘故,有业内人士曾大胆估算,国家气象局的开支远远大于政府的各种财政拨款总和。
记者几经周折,终于从国家气象局计财司发展规划处曾女士处得到了2003年的数据:事业费19亿元,基本建设费14亿元,再加上所有其他一些专项拨款,“没有超过50亿。”
“早些年,买根铅笔都难,做气象的小伙子找不到对象……”
气象局属于垂直式管理模式,全国气象职工6万多人,在岗职工5万多人。记者给她算了一笔账,按人均基本工资800元计算,全国职工的总开支为5.76亿元。
“基本工资国家给,其他的靠自己挣。”言外之意就是收取广告提成。
“很难谈到三七开,三七开是最好的了。”谈到这个话题,曾女士显得非常谨慎。
随后,记者专门走访了北京大学大气系,该系长期和国家气象局保持了非常好的关系,陶老师表示,“想当年,气象局非常困难,财政拨款只占全部收入的1/3。现在好多了,但还是不够。”
“他们收取了这部分费用肯定给员工支付了一定的岗位津贴。”但他又再次表示,这是不得已之举。
“广告收费和气象信息收费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他强调,“前者是后者派生出来的效应。”至于是否合理,他并没有表态。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气象局现在的日子虽然比过去好过了,却依然并不宽裕。
公共产品——可收费但不应垄断
气象局提供的气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是可以收费的,但垄断却是让社会不可容忍的,气象局在国家政策的掩护下,日复一日地享用着丰厚的垄断利润。
北大气象系陶老师认为,我国有数百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无条件地、免费地进行国际交换。有的国家的私人气象公司又利用这些资料,在我国从事商业化服务,这对我们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另外,公共信息是靠纳税人供养的气象局产生的,当它为极少数人和企业享用的时候,如果不收取费用,就是一种对更多人的不公平。即用公众的钱为少数人服务,显然并不合理。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气象产品既不是典型的公共物品,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它具有两重性,可称为准公共物品。
英国是世界上商业气象服务搞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气象服务已走向商业化,所有气象服务都收费,英国气象局作为最大的气象公司,与私营气象公司开展公平竞争。英国气象局为加强商业气象服务,设有专门的商业产业部,负责气象服务产品的销售、市场开发、产品研制、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英国气象局的年商业气象服务占整个英国气象服务市场的70%。
值得推敲的是,英国气象局下属的经营部门与其他私营公司之间是平等的,都必须出钱向气象局购买数据,而我国的情况不是如此,气象局下设的经营部门完全免费无偿的从气象局获取信息。
另外,按照现行的法律,我国不允许私营气象公司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垄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气象局在国家政策的掩护下,享用着丰厚的垄断利润。在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气象预报公司在为企业提供气象服务,其服务范围涵盖旅游气象、气象咨询等各个领域,但在我国,还是一块禁地。
中国庞大的气象市场需要打破垄断,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促进气象市场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
气象信息有偿服务渊源
这种“有偿”合理吗?气象部门是一个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气象台利用国家设备、公共财政产生了天气预报这样的科研成果,理应属于社会无偿共享的公共产品,怎么还要收费呢?
1985年 气象局开始尝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
1993年3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气象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早间”、“午间”、“午夜”气象服务节目,并经中宣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同意,新增城市天气预报及景观实行有偿播出。此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尽管由中央气象台制作,广告收入却一直归电视台独享。
1996年1月8日 中国气象局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天气预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由气象部门制作,对于广告等收入,“本着增进理解及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确定分成办法”。
1999年10月30日《气象法》正式颁布,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所以,气象台从中获得部分收益,是符合《气象法》的。
2004年2月1日 国家气象局制定的《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正式施行。首次明确未经许可擅自刊播、转载、更改气象预报等行为将被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商报记者 李海
商报链接
气象服务类型
第一类:传统型
完全是公益气象服务,国家气象部门无偿免费提供气象服务,不搞有偿服务。至今,有些发展中国家不允许公共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更不允许私人气象公司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
代表:中国(1993年前)
第二类:垄断型
基本上没有私人气象公司,公共气象部门主要从事公益性气象服务,同时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可以进行以收取成本费为基础的专业有偿服务。很可能从收取成本费发展到政府气象部门垄断的商业性服务。
代表:中国(1993年后)
第三类:公私竞争型
公共气象部门既开展公益性服务,又开展商业性服务,同时鼓励私人公司搞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共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公司在气象服务市场平等竞争。这种制度安排,减少了政府的经费和精力负担,既保证了公益性气象服务的持续发展,又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代表:英国
第四类:公私分明型
公益性气象服务与商业性气象服务分开进行。公共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不搞商业性活动,资料和产品无偿提供给社会和私人公司;商业性气象服务由私人气象服务机构开展。但是,公共气象部门仍然需要政府直接拨款,公共气象服务的提供缺少竞争和激励,而公共气象服务的使用也没有财务约束。
代表:日本、美国
第五类:完全竞争型
国家实行气象信息全部商业化,国家没有气象部门,政府也要出钱向私人气象公司购买数据。
代表:新西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