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创新之路,加快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引进智力在渭南已经成了较为流行的名词。这种做法有效破解了全市人才流失严重、又无更多财力引进新的人才这一难题。
引进智力就是请专家,尤其是请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来渭南传授先进技术。 几年来,渭南主要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农业引智为重点,申报引智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果。为了使引智工作更加规范有序,2005年初,市政府在市人事局专门设立了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截至目前共收集引智项目82项,审核上报80项,实施引智项目25个,组织出国(境)培训28人次,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外专局和省外专局的项目资助,共获得资助经费202多万元。引智办先后聘请了荷兰、比利时、德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等国的专家,为全市的畜牧养殖、大棚菜种植、森林保护以及果业技术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使全市的农业技术人员了解了国外农业的先进技术和努力方向,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大棚蔬菜种植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份额,但由于缺乏好的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温室大棚病虫害严重,果菜品质下降,销售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2005年11月,市引智办通过省外专局聘请加拿大大棚蔬菜专家阿茹娜女士,在华县、华阴开展了为期10天的技术指导活动。专家根据当地土壤结构及肥力保障情况及大棚种植户反映的问题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指导,重点对影响果品及蔬菜产量质量的病虫问题、果品成熟期的管理进行了多场培训,受训农技人员和种植户达1300多人。许多农技人员和种植户要求明年还要请外国专家来指导。
引智办根据渭南各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情况,建立的大荔棉花、大荔秦川牛、蒲城东王村果品、富平柿子和市农科所等5个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推广基地,去年都已晋升为省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在搞好农业引智的基础上,引智办按照市政府工业强市的战略,把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逐步向工业、旅游、林业及高新技术等其它领域拓展。去年7月初,引智办专门邀请了德国专家组织SES中国项目负责人滕安雅女士来渭南考察引智项目,重点对渭南的渭化集团锅炉压力项目、少华山旅游开发策划项目、潼关黄金尾矿利用三个项目进行了考察。滕安雅女士愉快地表示:工业项目是德国SES专家组织最擅长的项目,SES一定会根据渭南的需求情况,派出专家来渭南服务。
引进外国专家,不仅节省了财力,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更为全市发展经济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专家的技术讲座使广大技术人员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同时,这些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们在进一步了解了渭南之后,也向世界各国介绍了渭南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 由文光 通讯员 赵力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