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需要身体力行,从身边点滴小事入手,从日常养成做起。从今天起,本版开辟“知荣明耻身边事”专栏,反映部队官兵在工作、训练、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事例,也为更多的战友在日常养成中知荣辱、辨是非、明美丑、矫偏差,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引导。
本报郑州4月18日电张志勇、特约通讯员李虹报道:昨天下午,第371医院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出了桩新鲜事:神经外科护士长刘杰,主动更正了机关为她整理的个人事迹材料。这在该院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
笔者为此采访刘杰时,她坦言:如果把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当成做过的,或者只做了些平平淡淡的事,硬要说成不平凡的业绩,那做人做事就不诚实守信,更谈不上以此为荣了。
一星期前,该院接到上级通知,拟在今年护士节前夕表彰一批优秀护士,刘杰被该院推荐为表彰对象,医院机关受命为刘杰整理个人事迹材料。4天后,这份事迹材料的初稿交刘杰核实,她在逐字逐句看完后找到医院政委李本亮说:“材料上说我当护士期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当了护士长后又发表了6篇,其实我总共才发表了4篇论文,当护士时1篇都没有发表过。还有材料上说我在儿子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多次带病坚持工作,其实只有一次,我真的没有材料上写的那么感人。”一口气,刘杰就对这份事迹材料9处与自己事实不符的地方进行了更正。院李政委马上责成有关部门将这份材料“回炉”,还典型的真实面貌。
鲜活的事例最有说服力。这个医院在表扬刘杰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精神的同时,要求全体官兵在实际工作中对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干好每件事,使荣辱观真正成为规范自己为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