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 关
明代有很多人写过歌诵偏关的诗,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护偏关。黄河九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这首诗形象地道出了偏关的形胜和它在古代防务上的重要地位。
偏关关城,即今山西省偏关县县城,其东衔管涔山,西逼黄河,北连内蒙古,南通雁门、宁武,自古便为兵家争战、屯兵驻防之重地。 偏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是外三关中最西边的一座。因关城东仰西伏,状如人首之偏,故称为偏头关,后来人们习惯简称其为偏关。
五代迄宋,在这里设立偏头寨,金时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头关,不过那时的关城,在今偏关县城西的玉皇梁上。此城已毁,仅存残址。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偏关城,为明朝所修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太原五卫,偏关属镇西卫。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
0年),镇西卫指挥使张贤在偏关置偏关所,始筑新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山西镇总兵由宁武关移驻偏关之时,又展拓了关城的南面。以后经天顺、成化、弘治年间的几次扩建,偏关城才最后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城周围约2.5公里,高11.7米,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不过当时的关城还仅是座土城,直到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兵使范大儒才将新旧两座关城全部用青砖包砌了一遍。偏关关城,从40年代开始,逐年扒拆,现在仅城南门砖砌券拱门洞尚存,城墙仅城西侧有30余米砖墙残存。
偏关关城外东山上,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空心砖塔,叫文笔凌霄塔,为明天启年间所建,塔初建时仅有7级,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又加高了4级,其总高30米。文笔凌霄塔今天已被人视为偏关的象征。
偏关所辖长城的东部,白羊岭上为内长城和外长城的西汇合点。长城由这里向南后转东奔宁武、雁门而去,是为内长城;向北是由大同而来的外长城;向西则内、外长城合为一股,直抵黄河岸边。
万里长城自辽宁告别鸭绿江之后,翻千山越万岭在偏关终于和滔滔南流的黄河第一次见面了。
长城、黄河可谓中华大地上的两大奇观,一个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所造就之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巨龙;一个是大自然神功奇力所造就之九曲连环、浊浪滚滚的玉带。从偏关继续往西
,直到甘肃兰州,长城和黄河最后分别,这期间,他们曾四度握手相逢,并且在很多地段结伴而行,相互辉映。长城和黄河在中华大地上,穿高山、越大漠,冲破一切险阻始终勇往直前。
长城和黄河相交的地方叫老牛湾,这里在明朝时是一座屯兵的城堡,为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所建。在老牛湾堡紧临黄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砖砌空心敌楼。此楼雄踞崖上,俯视黄河,是偏关著名的风景地之一。长城到老牛湾之后,虽抵黄河岸边了
,但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顺黄河的东岸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至河曲县,然后才越黄河进入陕西省府谷县境内逶迤西去的。
偏关一带,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解放以后,很多全国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都曾来过这里收集、整理、继承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偏关一带的道情和“二人台”是晋西北传统的民间艺术之花。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这些艺术来源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偏关县地处黄土高原,到处是丘陵荒坡,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自被列为“三北”的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县之一后,偏关在建设绿色长城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成绩,如今的长城内外,已逐步形成了一个防护林网。在治理小流域方面,偏关县成绩尤为显著,多次受到山西省和林业部的表彰。 (责任编辑:(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