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戴宏森近影
戴老七十有二,记忆力却好得出奇。一辈子热爱评书、整理评书、研究评书,到老来谈起评书里的大千世界,依然如数家珍。
在戴老不大的书房里,他坐在一个装满评书和相关研究材料的大书柜前侃侃而谈,把我这个晚了两辈的后生“侃”得震撼不已。
廿六载一梦忆《兴唐》
戴老能为很多评书爱好者以及国外研究民俗文学的同行认知,大概是因了他对著名说书老艺人陈荫荣讲述的传统长篇评书《兴唐传》(《隋唐》)的整理。
早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民俗学家金受申先生等就为整理这部《兴唐传》开了个好头,出版了三个分册;到80年代初,戴老接手,与脱士明合作补上了前边的一个分册,又独自整理了余下的六个分册,并对全书做了加工修改,使这140万字的大书完整出版。《兴唐传》流传开来,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书中好汉竟成了不少孩子心中的传奇英雄。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当年“寻梦”的孩子把这部大书视作不可超越的宝典。
从1979年进中国曲艺家协会,翌年戴老就开始负责传统长篇书曲的整理工作,而第一件值得说的事情就是整理这部《兴唐传》。所以说到《兴唐传》的“好”,戴老自然是第一个有资格的人。《兴唐传》为什么好?他慢条斯理却又有条有理地给我谈他的看法。
“首先这个本子得自名家,几经修改,最后成就现在的样子。说《隋唐》的艺人古来不少,最有名气的是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柳麻子),‘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这是他在扬州开创的局面。到清末民初,说《隋唐》名家很多,底本不尽相同,南方、北方差别不小,当时北方评书界最负盛誉的是‘评书大王’双厚坪,那可是和‘京戏大王’谭鑫培、‘鼓界大王’刘宝全齐名的‘三绝’啊。可惜的是双厚坪的《隋唐》底本没能流传下来。但是后来的说书名家品正三和陈荫荣师徒俩曾经在1938年(此时双厚坪逝世大概12年)机缘巧合得到一位双厚坪生前的老书客的指点,学到了双厚坪所说《隋唐》的书道儿,这下就继承评书大王的部分书艺。陈荫荣在长期的表演生涯中,又根据自己的体验,增加、删订了不少内容。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一代一代名家积累起来的大书。”
戴老是一边讲一边就手儿举例子。说到一代一代说书人的继承和发展,光是“李元霸之死”这段,他就说了好几个版本的替代演进过程,从“雷击说”到“抛锤误死说”到“贺若弼转马刀斩李元霸说”,一直到最后整理的版本中为何根据《两唐书》中贺若弼卒年的考订,把贺若弼改成鱼俱罗。一路下来,他几乎重现了《兴唐传》说书从“神话”到“人话”的过程。虽然从头到尾他的叙述都显得非常平静,但是我相信如果没有十二分的热爱,一位老人很难条理清晰地叙述出这么复杂的线索。
年逾古稀学写话本
从整理《兴唐传》的往事说开去,戴老也和我扯点别的,但是都和评书有关。比如讲解品正三“会讲从隋到北宋八套书”是怎么回事儿,我不大懂的、没听说过的,他一套一套给我细细道来,什么是《九老兴隋》,什么是《龙潭鲍骆》,什么是《富贵寿考》……这里面的学问真是大了去了。我感觉这老头只要和人聊评书对了胃口,大概就不会感到累,真正像他自己说的,“打小儿就喜欢这个”。
“评书听得多了、看得多了、研究得多了,渐渐也就学着点创作。”戴老说。他近年来创作了表现中国历代少年英才的17个短篇系列话本《中华小名家》,由当代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女士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短篇评书写顺了手,那就继续写,最近戴老准备写关于历代孝子孝行的系列话本。对于传统的“二十四孝”,鲁迅曾经有过很严厉的批评,戴老也认为其中菁芜并存,因此需要去芜存菁,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些孝子孝行来写成评书。
长篇大书虽然难度大,但是戴老也有心探索,动手写一部《花关索传》。关索这个人物到底有没有?他到底是不是关羽第三个儿子?为什么他在《三国演义》87回上闪了一下又不见了?这些问题不仅中国的学者关心,国外的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也有过很多考证。可是,关于关索的故事非常零碎,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宋代以后,很多人用关索嵌入自己的外号甚至姓名;在地理上,很多地方把关索的名字用于地名;在四川、云南、安徽等地,有关关索的传说、地方戏、傩戏也是所在多有。戴老的愿望,就是把这些零碎的材料敷衍成一大说部。
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把一个传说中的影子,变成传奇中性格丰满的英雄。而今一部《花关索传》已经草成70万字初稿,戴老是胸中有丘壑之人哪。
整个儿一“现代”老头
戴老年纪大是大,可是精力、精神都很好,这是毫无疑问的。离休在家的人,事儿还那么多。国家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主管部门请他作为曲艺专家参评,他认真负责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总编辑部请他当特约编审,他一连审阅了《集成》20多卷。最近更是再度出手,跟姜昆一起主编了一部中国曲艺的理论大书——《中国曲艺概论》。我翻看了他撰写的有关评书结构的章节,非但中国传统说书中的“柁子”、“扣子”、“笔法”等等概念运用得心应手,就是西方叙事学、口头诗学那一套,也是信手拈来。瞧瞧他这书房,可不是“现代派”么?书桌上是电脑,电脑旁竟然还有一沓子刻录光盘。我问他,“您上网?”答曰:“上,随便看看,有用。”
老头聊得非常高兴,时间一长嗓子眼不太舒服,也不记得喝茶,我只好不时地劝他先喝上一口再说。老太太泡好的一壶茶就放在我们手边的几案上,很香,很雅……
戴宏森小传
戴宏森,1933年生于北京。1979年初调入中国曲协,曾任书记处书记,研究部主任。发表曲艺论文100多篇。著有《戴宏森说唱艺术论集》,话本集《中华小名家》,哲学读物《谁能追得上乌龟》等。现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 | |
|



|
|
|
|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
 |
|
|
|


|
|
 |
 |
月亮之上 |
 |
 |
 |
|
 |
秋天不回来 |
 |
 |
 |
|
 |
求佛 |
 |
 |
 |
|
 |
千里之外 |
 |
 |
 |
|
 |
香水有毒 |
 |
 |
 |
|
 |
吉祥三宝 |
 |
 |
 |
|
 |
天竺少女 |
 |
 |
 |
|
 |
|

|
|
|



 |
|
 |
 |
一个人哭 |
 |
|
 |
退后 |
 |
|
 |
断了的弦 |
 |
|
 |
还是朋友 |
 |
|
 |
水晶蜻蜓 |
 |
|
 |
唱给你的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