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古诗主要描写哪些内容
老龙头位于明万里长城入海处,有关老龙头的诗作,主要是描写长城入海处的雄奇瑰丽的景观。其中有许多诗高度概括地描摹集大海、山脉、关城为一体的景色:“云出山含雨,潮来水溉城”(明·葛守社《观海亭》);“城头望海海潮生,白浪乘风撼塞城”(明·蔡可贤《观海亭》);“长城枕山尾掉海,海楼倒挂长城外。 地坼天分界混茫,山回城转横烟霭。楼脚插入大海头,巨灵触搏海怒流”(清·陈廷敬《澄海楼观海》);“沧溟之北山重重,长城划断关西东。南趋入海行且止,势如峻坂回奔龙。龙奔欲驻首昂起,云霞万丈摩青空。危楼高压老龙顶,雕梁画栋疑神工”(清·史梦兰《澄海楼》)。这些诗作的共同点就是都写了山海关城的雄奇景观。老龙头诗中有些是抒情怀古的,感慨沧桑巨变,对秦皇汉武的求仙问道进行批判:“秦帝关存终失鹿,汉皇舟阻未成仙(清乾隆帝《登澄海楼望海作》)。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岌岌可危,老龙头逐渐荒凉,八国联军的大炮使澄海楼毁于一旦,海边筑起’六国营盘”。偶有诗人至此,吊古伤怀,发出感叹:“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国旗拔去张欧帜,吏歌互答声啾啾”(刘文临《哀澄海楼》)。(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海关古诗作最富特色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其内容很丰富,有赞美长城的险要和景观的壮丽的,有反映时代的风云及其他抒怀之作,但最富特色的是描写战争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长城一线长达16年之久,他曾率兵出关作战,写《出榆关》:“前趋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当时军威之壮。万历中期,女真族崛起,东北多战争,黄洪宪《山海关》中写道:“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表达了诗人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明末,山海关常有朝庭重臣统兵与后金作战,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重登山海关城楼》:“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日,一剑几经过。”抒发了人生易老,报国任重,壮志难酬的感慨。清代前期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多反映时代的巨变,民生疾苦,语多沉痛哀怨。思想家顾炎武的五言长诗《山海关》是其中的一首。全诗36句,首先写山海关的险要地理形势,其次写明清战争及山海关的防务,最后写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及明亡后山海关环境的悲凉。风格古朴平实,慷慨生哀。陈天植《山海关》:“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王模的《榆关》:“荒沙寒白骨,新鬼啸黄泉”、“前年百战地,遗恨至今存”。把山海关作为一个古战场来凭吊,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对战死沙场者遗恨的同情。尤侗的长诗《山关行》真实地反映了清初京郊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号哭上路的惨状:“山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八达岭长城古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八达岭不仅地势巍峨险要,而且风景秀丽奇异。中国北方长城关塞众多,但绝少有像八达岭那样集险与翠于一身的长城关口。很少有一个关口曾经走过那么多的军事家、政治家、旅行家、文学家与商贾行旅、贩夫戍卒、羁官游子以及少数民族。当他们通过八达岭时,有的惊叹天险,有的欣赏美景,有的忧劳国事,有的吊古伤怀,留下了大量诗篇。金朝的刘迎是最早提出“八达岭”一词的人,他在《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一诗中写道:“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箠,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诗人在八达岭里走了一夜,大概是把整个关沟都叫八达岭。诗的前三联是写关沟:车马在两座山间行进,上上下下很远。关沟的路弯弯曲曲,人坐在车上,感觉路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流到自己的眼前。这条路又像一头曲着腰膂的鲸鱼,两头低,中间高。还象一条蛇,长长地有头有尾。从第四联到第九联,写行车的艰难。车走在路上,像一颗病牙扶摇向上。五联至八联写上坡,车往前推又往后坐,进一尺退八寸,走得很慢。平心静气地慢慢走,循着车辙不断前进。第九联写下坡。最后四联写过八达岭的心情。赶车的人一路吆喝,已经筋疲力尽了,牛也困乏了。天已五鼓,终于走过来了,庆幸没出大问题,可是太累了。用山村中的美酒来慰劳这趟的辛苦罢!
从古至今有许多念书的人都谈泊名利,寄情祖国的秀丽山川。明代徐渭《八达岭》:“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噀黄。”这首短诗写出了八达岭的高峻,越过八达岭就连着北国的大漠。向上看不到天日,眼前只见碧绿的山崖。长城上的敌台,长年被雾气笼罩,像喷上一层黄色。这首小诗描绘出一幅图画:绿色的山,黄色的戍堡,攀上八达岭的高坡,去往那荒凉的远方。不见人影,听不到任何声音,山谷幽静,心情寂然。清代诗人沈用济在《登八达岭》诗中写道:“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诗人策马而行,在盘回曲折的关沟步步登高,到了八达岭上往南一望,如窥井一般,京城尽收眼底。徘徊在曲折的长城上,思绪绵绵。看到太阳落到遥远的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强劲的寒风吹起的松涛像要把万松折断,最后借云气成龙,歌颂圣世。这首五言律诗写出八达岭的见闻与感受,文字简洁,气势雄浑。清末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康有为,三十一岁时单骑出居庸关游八达岭作诗数十章,其中有一首是:“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作者登上八达岭长城思绪万千,历史、地理、诗词、时事一齐拥上心头。首先想起飞将军李广,为了抵御匈奴入侵坚守卢龙塞,八达岭与卢龙塞一样重要,也应有李广那样名将把守。作者是傍晚登上长城,西望落日,想象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图景,又看见晴朗的西方长空,那边有的国家,正在蚕食着中国的疆土。塞外的山川虽然雄伟,但是烽火台上却无烽烟燃起。这里曾经牺牲过上百万的将士,想到此处心情极为沉重。最后,只好骑着马踏着深秋寒冷的月色,经过居庸关,走上归途。八达岭不仅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群山苍茫,长城腾飞在高山之颠,宛如巨龙。众多不同身份的作者,登上八达岭触景生情,抒发不同的感受,这是吟咏八达岭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居庸关古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居庸关诗主要内容是吟咏关隘形势的险要,或描绘雄奇的景观。元代黄缙《居庸关》诗:“连山东北趋,中断忽如凿,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突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峻形势。元明善《过居庸》诗:“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对关城地势之高作了形象描绘。明代思想家李贽《晚过居庸关》:“重关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清代乾隆《居庸关》称:“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这些诗都从居庸关地势的险要突出居庸关的战略地位。居庸关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元代诗人萨都剌对此叹道:“关门铸铁半空依,古来几多壮士死。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凄风哭山鬼”(《过居庸关》)。清初顾炎武《居庸关二首》的第二首:“极目危峦望八荒,浮云夕日遍山黄。全收胡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对于居庸关在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大事作了概括的记录。居庸关风景优美,“居庸叠翠”为燕京八景之一。金代诗人蔡珪描绘说:“脚侧柴荆短,平头土舍低。山花两三树,笑煞武陵溪(《出居庸》)。元代诗人陈孚写道:“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度苔石裂。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太阳飘急雪。寒沙茫茫出关道,骆驼狂吼黄云老。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居庸叠翠》)。清末康有为写诗说:“永取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东”(《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这些诗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描摹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嘉峪关古诗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嘉峪关诗的突出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大漠雄关的瑰奇景观。有侧重写关的:“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明·陈棐《祁连山》)有侧重写风沙的;“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清·汪漋《敦煌怀古》)。更多的诗是侧重描摹关城的雄姿:“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清·宋伯鲁《入关》);“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清·裴景福《登嘉峪关》)。明清时期这些诗作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天下雄关”的粗犷而奇异。嘉峪关是西北的军事要冲,许多嘉峪关诗反映了西北政治军事形势。清初,常出兵西北,金戈铁马,鼓角相闻。雍正军机大臣鄂尔泰的《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诗就反映这种场面:“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旌旗一变思汗羽,挞伐重光问虏酋”。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从嘉峪关向西进军的。幕僚施袖华有诗云:“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出嘉峪关作》)。后来西北地区太平无事,但嘉峪关仍驻重兵:“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城剑戟环”这是陕西提督周达武《登嘉峪关》里的诗句。随着时代的变化,嘉峪关的国防意义大有不同。(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