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家真好
“吃饱了不想家”是进入罗布泊后吴仕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之后几乎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不过这句话用在我身上是不管用的,无论白天抑或黑夜。
当然是要吃得饱饱的了,因为每天的运动量都很大,身体原本就需要给养的;这里的昼夜温差极为反常,也就更需要补充热量。尤其,在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漠之中,能盛出热气腾腾的饭菜,甚至有刚出锅的新鲜羊排,这简直就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而每次,我也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吃得饱”跟我“不想家”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我吃饱了的时候也很想家。
每当,我放眼气势磅礴的雅丹群而呼吸急促的时候,每当,我极目无边无际的戈壁荒漠而释怀慨叹的时候,每当,我贪婪的目光凝视着温柔婀娜的沙丘而忘乎所以的时候,我都会想家,我想我家乡的朋友、同事、读者,在这样妙不可言的时刻,怎么没有你们来一起分享?当我正穿越在茫茫荒漠的时候、脚踩着坚硬如刀的盐壳的时候、笼罩在漫天沙尘中的时候、穿梭在袅袅蒸气中的时候,我都会想家,想我家乡的朋友、同事、读者,这样的历险和现场,你们如何能够真切地得以体验?
罗布泊的黑夜浸透着空旷的张力,其中充满了“举目无亲”的孤独,更充斥着丧失了自由的狂躁。没有电话可以沟通、没有电源可以上网、没有朋友可以依赖,甚至也没有“敌人”可以“较量”;有的是满天的繁星和狭小的帐篷,以及周围呼噜声。我失眠了,我真的想回家,因为此时没人会搭理我。我想,家中我所爱的人和我所烦的人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离不开他们。而在罗布泊,这一切都是零。
每天,我都期望着太阳能够早早升起,这意味着探险队将继续上路,将有更加新鲜的符号进入我的世界并激活我僵持了的神经。尤其,当听到其他越野车里传出具有生命意义的歌声的时候,我的生命才开始真正“活”了起来。我依此来调节在罗布泊的生活和采访。
至于对“彭加木的寻找”,有人说在找他的精神,也有人说找到他的遗骸可以解除若干谣传。对于我,在寻找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了“家”的概念。我想,如果从这里说起,我反倒不希望真的能够找到彭加木,我希望有更多人继续寻找,并从中有所感悟和收获。
就在昨天,当我走出周水子机场时,我的同事一下子冲了出来,和我拥抱在了一起。旁边,我的领导、《半岛晨报》总编辑郝华忠也正微笑着观看眼前的一切,我就这样感觉到了幸福。
我这才意识到,我早已离开了死亡之海——罗布泊。我回到了家。
曲振伟
本报特派记者揭秘幕后新闻——
有人制造干尸事件
记者离开罗布泊抵达乌鲁木齐后,得知此前“疑似彭加木”的“干尸事件”一度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总队长唐守业说:“干尸事件”与(我们)探险队毫无关系。那么,干尸究竟与谁有关?就在探险活动结束的时候,记者有责任将真相告诉读者。
“干尸”干扰了探险队
4月12日,探险队正式启程向罗布泊无人区进发。当晚,探险队宿营在距离敦煌180公里以外的“魔鬼城”雅丹。
13日一早,网络上突然发布了罗布泊地区库姆塔格沙漠发现了干尸的消息。消息出自新华社,称“中国科学探险队在神秘的罗布泊东缘发现一具干尸,他们怀疑有可能是26年前失踪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遗体。”消息同时配发了随队此次探险的新华社记者汪永基的图片。
这则消息首先在探险队中引起了争端。因为早在头一天,探险队的记者在敦煌采访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加木生前探险队副队长夏训城时,就得知了干尸的消息。当时,总队长唐守业立即召集记者开会强调,关于干尸的消息等有了眉目再报道。新华社突然发布消息让记者们十分恼火,不少记者暗中议论是汪永基在搞暗箱操作。汪永基说,消息是新华社的另外一位记者俞铮所写,是电话采访了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而得到消息的,他也是蒙在谷里。
当日,探险队陷入被动局面,而不得不留守“魔鬼城”雅丹,期待着能到干尸现场考察。
14日上午,正参与探险活动的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探险队总顾问傅春利突然收到了夏训城“求助搜索尸骨”的纸条,大致意思是请傅春利带探测仪器协助寻找“干尸、遗物以及其他”。此前两天在敦煌采访夏训城时,他说是来研究羽毛状沙漠的,顺便来研究干尸。
下午,突然传来“干尸已经运到了敦煌博物馆”的消息,并称将组织专家组,进行关于“是否是彭加木干尸”的鉴定。
当时,罗布泊外“干尸疑似彭加木”的新闻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探险队中的记者如坐针毡。队员们认为,继续“寻找彭加木”的活动是可笑的事情。总顾问傅春利、总队长唐守业开始向各方面打探情报,协商对策。
缓兵之计,董治宝抢运干尸
经查,运走干尸的人是中科院的研究员董治宝。早先,他约夏训城到敦煌,对干尸及其区域进行探测。据夏训城讲,4月13日,董治宝突然不辞而别,此后手机都在关机状态。14日,夏只好按计划前往罗布泊开始考察。对于干尸的突然运走,夏毫不知情,夏对董治宝的行为表示十分气愤。
董治宝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干尸是14日凌晨从库姆塔格沙漠取走的,他同时透露,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与敦煌博物馆达成的备忘录中说:对干尸的身份需要进一步应用现代科技来确认,在此之前,双方不得作不实报道。
探险队有人称,干尸在2005年末被发现的,在据彭加木走失地五六十公里的区域。此前,董治宝曾经到过干尸“现场”并进行了鉴定。而当探险队身着“寻找彭加木,环保罗布泊”的队服出现在敦煌时,董治宝就突然消失了踪影,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干尸抢运了出来。
历艰险,探险队找到干尸现场
经过了一夜的煎熬,探险队最终做出两个决定:查看现场,查看干尸。
15日一早,唐守业、汪永基找到了居住在魔鬼城雅丹地质公园的夏训城,并说服他一同揭开干尸之谜。其时,一个重要的消息传来:搬运干尸的地点并非第一现场,其发现时间也并非外界所传的2005年末,而是2005年4月份。大家最终决定先找到第一发现人,再一同前往第一现场。
这是最艰险的一次旅程,行程80多公里后,于下午3时许赶到了第一现场。
在现场,探险队测量到了干尸的坐标,并采访了干尸的第一发现人——敦煌市七里镇南台堡村的村民刘学仁以及干尸被移动的经过。
与此同时,傅春利也返回了敦煌博物馆,动用了中科院的介绍信才于下午4时得以查看到了干尸,并进行了测量和外观鉴定。
最终,探险队得出了“干尸并非彭加木遗骸”的结论。而后,探险队笔直地挺起了腰杆,顽强地向着“死亡之海”深处挺进。记者曲振伟
“2005年度辽宁十大财经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赵明远等十位
企业家获殊荣
晨报讯4月25日下午,赵明远等十位我省著名企业家鱼贯走上设立在辽宁电视台二号演播大厅的领奖台,捧起“2005年度辽宁十大财经人物”的证书和奖杯。此次由辽宁日报社、辽宁省中小企业厅、辽宁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省工商业联合会、辽宁电视台、辽宁省银行业协会、辽宁区域经济研究会、辽宁农民报社组织的“2005年度辽宁十大财经人物”评选活动中,共有十位企业家从37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这一称号。
此次评选活动是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旨在搭建一个让优秀企业家得到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多方面的支持,为他们创造更良好的政策环境、更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更适合的舆论环境,以这种特殊的形式,来支持和推动辽宁经济的更大发展和提升。
为了体现公平性,突出权威性,此次评选活动的主办方特聘请了省内的知名专家、相关的政府官员和资深记者担当评委。活动先后历时四个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一些企业家协会积极参与主办了这次活动,得到了省政府国资委、中小企业厅等部门和14个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省经济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为推动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评选十大财经人物的活动将每年举办一次,推出一批企业家明星,让他们成为年青一代效仿的榜样。(辽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