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70%食品纳入市场准入体系
今年春节刚过,江苏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年”正式启动。这是江苏为严防有毒有害物质和动植物疫情疫病的传入传出,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使老百姓在食用进口食品时更加放心。
2005年,全国质检机构在全面完成米、面、油等老五类和肉制品等新10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茶叶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至此,28大类中的370种食品已纳入市场准入体系,占食品种类的70%;同时,初步建立起区域监管长效机制,通过采取集中整治、关停并转、联合经营、集中检验等有效措施,加大对小作坊的监管,使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全国各省区市普遍建立了食品质检中心,有的地方还建成了全省统一的食品检测机构。
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积极开展农村食品、保健食品、儿童食品专项整治,组织督查督办重大食品安全事件20起,严厉打击了保健食品中存在的假冒伪劣、非法添加药物、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31个城市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促进了食品放心工程的落实。去年,全国共查处无证生产及违法生产食品案件6000多件,端掉食品制假黑窝点300多个,查处假冒伪劣货值金额4.1亿元。
严把出入境检验检疫
截获有害生物2427种8万多批次
日前,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对印度籍“洛卡”轮实施检疫时,截获禁止进境的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该病菌是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世界性检疫病害,小麦一旦受其感染,将会导致减产。更为严重的是,当小麦病粒率超过3%以上时,面粉因病粒产生腥臭味而失去食用价值。
各级质检部门通过加强境外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控制和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构筑边境和重点口岸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防线,严厉打击非法进境肉类产品,有力地保障了国人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据统计,去年,全国各级质检部门共检疫出入境人员2.4亿人次,传染病监测93万人次,实施出境人员预防接种83万人次,截获有害生物2427种8万多批次。
查禁假劣药品和器械
对药品生产企业重新进行洗牌
日前,辽宁朝阳市食品药品局监督管理部门集中销毁了2005年药品监管行政执法过程中查获的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并在市新华广场设立宣传台,组织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药品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展示常见的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讲解药品鉴别常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加大了GMP监督检查力度,在各地加强常规检查和一般跟踪检查的基础上,对药品生产企业实行飞行检查,强化动态监管,及时查处严重违规行为;同时,加强了特殊药品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重点监管,坚持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与GMP认证工作相结合。截至2005年11月底,已换发生产许可证4160个,对达不到GMP要求的近700家企业未予换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