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修的面目全非,长城旅游开发需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
5月14日,记者随“2006中国长城新闻采访万里行”来到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长城进行考察。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城西北部,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长的狭长走廊,构成天然关口。 苍头河纵横其中。在苍头河上筑长城水门,俗称“九龙洞”。杀虎口自古便是边关要隘。历代王朝设衙驻将,屯扎重兵,严密扼守。筑城堡分新旧堡。两堡之间东西筑墙,连环为一,前后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通。长城内外烽火台林立,敌楼密集,形成唇齿相依、犄角互援之势。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明朝时蒙古贵族南犯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口,而明王朝派兵出长城作战,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这么一个杀气腾腾的名字。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将“胡”字改为“虎”字。由此杀虎口之名沿用至今。
大家在参观时发现,刚刚修建好的关楼采用砖石结构,原本的一座关台被分成了两个,中间用砖石连接,形成了横跨公路的关门。据右玉县博物馆馆长吴承山介绍,杀虎口是县里投资修建的,具体数目不清楚。这里将作为旅游景区对游人进行开放。
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首先询问了杀虎口关的复建有没有按程序向文物管理部门报批。当他得知现在的设计和施工都没有经文物管理部门批准时,对右玉县的错误做法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杀虎口作为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关隘之一,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长城和长城学有着很大的意义。我们承认长城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同时更要强调在长城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的原则。长城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一旦破坏便不可再生,所以长城的旅游开发,必须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只要我们做长城旅游开发的部门和同志们,能真正的认识到长城旅游资源价值的重要性,就会自觉地在开发过程中去保护这种价值。长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原则,要在开发规划中确定下来,要在开发的工程建设阶段得到贯彻,也要在开发工作完成后的运行阶段得到坚持,在建设阶段,长城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就是不能过多地增加会削弱长城资源的原有历史信息。杀虎口关楼及关城的复建就严重的违背了这一重要原则,从大的方面说没能很好的承传历史信息,新建的杀虎口完全是设计者凭想象作出的设计。这种设计既不符合杀虎口关及关城的真实情况,也与明代长城关口的建筑形式相违背。从小的方面说就连城台上的吐水嘴的设计都是错误的。吐水嘴在城楼上的主要作用是排水,它一定是伸出城墙,使所排的雨水不流到城墙表面,也不能流到城墙墙基上,这是保护长城的需要。可现在我们看见的吐水嘴很短,不具备以前的功能。应该说这是设计上的一个错误。
专家提醒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主管单位:保护长城旅游资源,涉及到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化传统,保护生态平衡等诸多方面,这是项既符合长城所在之地的地方利益,又符合国家利益的大事,希望大家在做好事的时候一定要把好事做好,否则就会变成坏事。(来源:中国长城网
作者 闫道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