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电(记者杨希伟章利新房宁)蓄水通航发电近三年的三峡工程已开始面临泥沙问题的严峻考验,尽管水文部门的最新统计披露,三峡工程蓄水以来水库排沙比达到40%,超出工程设计预计值一成,但一次建成的三峡工程仍将稳健地实施分期蓄水。 长江防汛总指挥部王威博士表示,今年汛后蓄水至156米后,三峡大坝何时再蓄水至175米的最终水位,将遵循泥沙运动规律,根据泥沙冲淤监测情况来决定。水库泥沙问题是世界性难题。随着三峡大坝20全线建成,大坝具备挡水能力,长江挟带的上游泥沙将被大坝拦截。随之而来的担忧是泥沙淤积会不会使工程运行受影响?上游的重庆等地港口会不会淤废?下游冲刷将达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关系到三峡工程命运及长江安澜。著名水利专家、长江水文局副局长王俊教授介绍说,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之一,已成为中国多年来投入力量和资金最大的科学研究项目之一。已经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表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蓄清排浑”的方式得到基本解决。“蓄清排浑”就是利用三峡水库巨大的入库水量,通过大坝设有的23个低高程、大尺寸的泄洪深孔,在每年汛期水库水位维持在145米时,将大量泥沙由深孔泄洪排出库外,实现“排浑”;汛末,来水中含沙量降低,水库蓄水至175米的正常蓄水位,实现“蓄清”。
负责三峡工程设计总成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说,采用这一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入库来水中的绝大部分泥沙可排出库外,保证水库的长期有效运用;再在三峡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防淤工程措施,配合恰当的调度和辅助清淤,可以确保航道畅通和水电站正常运行。
郑守仁说,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淤积对库尾的重庆等地的航道和港口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通过优化水库调度、航道整治和港口改造加以防范。清水下泄冲刷中下游河道的问题,将采取河道整治等措施予以解决。专家们强调说,尽管水电界普遍认为这一设计可基本解决三峡水库的泥沙问题,但科学研究成果得接受大自然的检验,泥沙问题又十分复杂,不少问题在实际运行以前难以得出准确定量的分析。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一情况,力图通过建立健全监测科研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兴建上游干支流水库予以标本兼治,以确保三峡工程长治久安。多年的努力使长江泥沙含量呈全线下降之势,长江水文局的最新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三峡入库泥沙量每年为2亿多吨,比多年平均值减少约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