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燊: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第一个我们那天的水,好像我看某些人没拿;还有第二个,把自己的鞋带,你们的鞋带一定要系紧。好
然后之后马上回来。
林健:每个队员都必须,考虑到身后队员的安全,所有人
,就是说,你不能说,你拿着手机在这儿发着短信,后边人也不知道,你前边摔了以后,后边人紧接着也跟着摔,所以你们都要,考虑你们后边的人,行走过程中是严禁打闹的,所以说有一些,就是唱歌也好或者怎么样,小声一点
不要打扰别人,而且在行走过程中,我们这些 ,几个组长,不建议大家随时随地照相,所有的雨衣放在第一层的 ,后面那个小包里面,这样后边人可以帮着你拿。
韦燊:稍息,待会儿我们,三 二 一 这样行走,立正,向右转,第三排 ,左转弯 齐步走。
解说:2006年5月5日,《我的长征》26名队员从江西瑞金出发,他们要用两天半的时间,走完101公里 ,到达于都。
老乡:没有坐车呀,昨天的有车坐,今天没有车坐好可怜的 。
老乡:又没有让你去走,这是《我的长征》。
老乡:还有女的 一个 两个,还有一个扎辫子的,三个 四个,还有一个老妇人。
解说:四川人朱洪阳 34岁,爱好户外活动,进入队伍前是五名候补队员之一,从瑞金出发走了三个多小时,他就落在了队伍后面 。
朱洪阳:又起了三个泡啦 ,又起了三个泡。
队员:不是说起完了以后不起了。
朱洪阳:又起了。
队员:膝盖疼不疼 。
朱洪阳:膝盖没事。
解说:在队员们中途休息的时候,朱洪阳没有停下来休息,他想往前面赶路。
朱洪阳:还有多远 。
队员:10公里 。
解说:渐渐地 原来走在前面的朱洪阳,又落在了后面。
韦燊:收到,还可以。
解说:5月5日,这一天队员们从瑞金出发,走了39公里,到达万田乡,走到宿营地的时候,朱洪阳萌生了退出的想法。
队员:真的我觉得你就应该走,坚持到多远就到多远,没关系的,别这么早就把自己给否定了。
朱洪阳:累啊 真的累。
解说:队员们离开瑞金的第二天,一出发就下雨了。
邵夏珍:一会儿晴 一会儿雨,这玩意儿好。
队员:少不了,以后十个月少不了这种天,而且那雨比这还大。
邵夏珍:我上午的冲锋衣全给湿透了,里头外头全湿的。
解说:这一天从万田乡到岭北镇,行程44公里,朱洪阳再次掉队,在队长韦燊和一位队员的陪伴下,晚上九点半才到达宿营地,这时候几乎所有的队员都知道,朱洪阳可能要退出了,因为他对自己是否能走到于都,完全没有信心,5月7日从岭北镇出发,目的地于都,队员将行走18公里
,现在走在最前面的这个女队员叫查雪琴,外号小驴,快到于都的时候,她的小腿也有些不对劲。
查雪琴:前天走下来疼了。
查卫星:它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不应该很受力的,受力应该是这个地方。
查雪琴:是吗?
查卫星:应该是这个受力,或者是膝关节受力。
查雪琴:不会断了吧。
查卫星:肯定不会 不会 。
查雪琴:特别特别疼 。
查卫星:没事 。
队员:我来看,砸的吧 。
查雪琴:疼,是不是我晚上睡着了,你就砸了一砖头 。
队员:对。
解说:全队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到达了于都,原本没有信心的朱洪阳,也终于走到了于都,队员到达于都后接到第二号任务令,在于都县城,寻找带有长征字样的标志
,朱洪阳和查雪琴没有执行任务,组委会安排了他们去医院做检查。
朱洪阳:你就这一只腿吗?
查雪琴:就一只腿,你是两个膝盖吗?
朱洪阳:等会儿听医生的意见。
查雪琴:很愁呀。
医生:因为你还能正常走路 是吧。
查雪琴:对。
医生:如果骨头弄到了的话,按理来讲是站不稳的。
查雪琴:像我这样。
医生:如果你实在不放心,拍个片子去看一下。
朱洪阳:对 拍个片子吧放心一点。
医生:拍一下吧 。
查雪琴:拍一下。
朱洪阳:要拍的。
解说:朱洪阳和查雪琴在医院接受检查,而此时 ,队长林健 董峰和韦燊正在开会,研究怎么送别朱洪阳。
董峰:就等于说24个人排成12对儿,这么一组,然后马大姐陪着他,左边右边
,可能每个人送他一句话,然后呢,走的这些人就继续延长这队伍,延到外围,到了最后一个人的时候,等于说又一轮新的开始了,击掌
啪啪两只手击,所有人可能杆在敲,这个时候手过去,然后呢
这个再穿过去呢,人就不从外走了,人就从里面跟着他,等于跟着他的队伍一直走,走到最后一个人,并在一个队伍里面,告别以后,就一往无前地往前走,这个事就过去了。
朱洪阳:我就是膝盖。
医生:膝盖什么问题。
朱洪阳:膝盖就走路不行。
医生:两只脚都不行吗?
朱洪阳:这只脚更严重,两个脚都撞墙了,因为我们当时是速降训练,然后膝盖就撞了一下,当时也不是很严重 反正是。
医生:当时有没有肿。
朱洪阳:当时没有。
拓展教练:慢一点 慢一点,动作技能不错,拿着这个环,这个环比较怕碰,不错啊。
朱洪阳:后来一直这个脚就站不直,脚站不直,慢慢地就 好像最近,最近能够站直了,但是行走,运动量一大就承受不了。
董峰:我们能做到的事我们都做到了,仁至 这个挺好 ,做得圆满了。
医生:放松不要用劲 有没有感觉。
朱洪阳:痛倒不痛 ,但是有一种那种骨头,好像摩擦的声音。
医生:那种可以,痛不痛?
朱洪阳:还有点痛。
医生:行 拍个片子,拍个片子看一下。
朱洪阳:我就怕那个骨头里面 ,就是里面。
医生:好 拍个片子 ,拍个膝盖的片子,里面没有积液。
朱洪阳:里面没积液 。
医生:没有,我想问题不会特别大,你任何一个队员,如果你走到后期的话,如果这种超负荷的运动,都有可能造成这种劳损,造成这个关节疼痛
都有可能,那么就可能自己要边走边看,如果实在不行那就不要再坚持,目前肯定还是可以走,尽量不要负重。
董峰:我觉得你自己的观点挺重要的,自己是怎么一个。
朱洪阳:我现在是这样想的,我就想
也就是说,实际从这种膝关节各方面说,好像没什么问题,那么我就想,因为刚才你说的,要通过那种运动医学,运动医院检查才是最准确的,那么我想在解除我这种,心理警戒的情况下,再跟着走个两三天,或者说再经过一个大的运动量,如果不行
还是像这种状态的话,我就退出。
董峰:你要是如果觉得好,还有一个就是你想一想,如果说刚在这你表达的东西,没有讲清楚或者表达不充分,咱们再想一想,还是一样,我觉得是一个肝胆相照,把事情说清楚,最后求得一个,所有人都好的一个局面,都愿意看到的一个局面,千万不要出现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局面
。
朱洪阳:行 。
董峰:好吧 。
朱洪阳:好。
解说:经过商量,朱洪阳决定留下来,继续跟随队伍前进,于都
1934年10月16日,红军主力部队,八万六千多人在这里渡过了于都河,正式拉开万里长征的序幕。2006年5月8日,《我的长征》26名队员渡过于都河,踏上了征程
。
布和:看好了 ,跟着前面的脚步。
查雪琴:没事 你走吧 ,不用管我。
陈宗富:永远胜利。
邵夏珍:将近60公斤呢,太让我感动了。
队员:你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邵夏珍:没有 还早呢。
队员:你们一行都是 真的。
邵夏珍:还早呢。
布和:二组抓紧时间,向前看 报数。
解说:在过于都河之前,很久没有喝到酸奶的队员们,在宾馆喝了大量酸奶,结果许多队员开始闹肚子 。
记者:旗手拉稀了。
张浩然:啊 什么。
樊朝曦:没听见拉得唱歌都跑调了。
张浩然:就是拉得唱歌都跑调了,要不我的歌声多动听 ,完了 一拍我不会唱了,歌词是什么呢。
樊朝曦:张浩然拉稀喽,姜涛:浩然好不容易上回电视还拉稀了。
张浩然:就是的。
记者:拉成什么样了。
孙瑞:也没拉成什么样,也就三 四次吧,就解决问题了,别采访我 ,那还有更厉害的,那大个儿 张浩然,早上比我还厉害呢,他比我喝得多。
记者:他说你喝得比他的多。
孙瑞:不可能,就我这身板,怎么可能有他喝得多,他喝都得论瓶算的。
张浩然:晚饭的时候我还笑话孙瑞呢,我说你不行呀 拉肚了,结果吃完晚饭我就觉得不对劲,一晚上拉了六次还是七次 。
记者:拉稀了吗 。
布和:没有。
记者:为啥没拉稀。
布和:吃得好 睡得好 不会,浩然是笑话别人笑话的。
记者:你喝酸奶了吗?
布和:没少喝,身体还行,下回就记住不能再笑话别人了,虽然孙瑞有点拉吧,张浩然就鄙视人家,刚鄙视完回屋就开始了,拉一晚上。
查卫星:是呀
我拉了五次,可能是不是,我分析两个原因,一个是好久没喝牛奶了,突然喝得多了一点,可能是挂不住了,再一个就是昨天上午吧,经过一个地方的时候没水了,从一个压水井压出来,他们说是山泉,我就喝了200多毫升,然后就有点状况不好,吃了
董峰带的黄连素,要了六片 吃了两次,现在好了。
记者:董峰大哥你拉稀了吗?
董峰:也有 但是已经好了,短暂地体验了一把拉肚子的感觉,昨天中午发现了,昨天吃完晚饭已经结束了。
张浩然:真遭罪呀
体力上确实很吃力,连续拉肚子就很危险,有可能会出现脱水现象,昨天我寻思着泡会儿澡吧,在那个池子里,就是咱们那个浴室那个地方,还泡晕堂子了,挣扎着爬出来的,差点倒里头出不来了,感觉一瞬间缺氧了。
记者:你昨天拉稀了吗 。
韦燊:我没有,我可能适应能力比较强。
记者:你是怎么着,用什么办法使自己不拉稀的,姜涛不是说我,他说我是野兽一样,野兽怎么能乱拉稀呢,野兽吃什么东西都不会拉。
记者:你干吗哭呀。
查雪琴:我这是流汗呢,我啥时候哭了,小时候把泪水哭干了,长大就没哭过,照了X光,骨头上没什么问题,可能是不小心碰的磕的,但是后来我们队长说,把我找去谈话,说我得的是骨膜炎,给我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负担。
韦燊:还有两分钟大家准备。
记者:朱洪阳你今天走得很好呀。
朱洪阳:现在好像有点适应,马马虎虎能跟上。
马存景:刚才我们俩交流过了,如果腿有毛病就算了,如果腿上没毛病,我和洪阳能坚持,不要为这事有压力 洪阳,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对吧。
张浩然:我强烈要求下次再说我的时候,报一下我是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生。
樊朝曦:自己报一下你到底是哪。
张浩然:要不我们老师,我每次都报,我每次见镜头,第一件事就报一下,结果每次都把这段掐了。
樊朝曦:我来正式地采访你一下,请问一下你来自哪儿。
张浩然:我来自辽宁抚顺 ,雷锋的故乡,现在就读于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学院安全工程040班,任团支书 院学生会主席,和
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替补选手。
解说:5月10日,从马岭圩到百石村,全程48公里 ,中午 队员们走了26公里,来到安远县合头村小学休息
,邵夏珍目前是队伍里最艰难的一个,她的脚长满了水泡,右脚底开了一个大口子。
邵夏珍:看看是不是弄得口子太大了。
队员:里面的皮还没有完全长出来 。
邵夏珍:是呀。
队员:这样会不会痛。
邵夏珍:不痛 没事,只要不发炎就好了,本来挺好的,前面15公里走的天气,就是阴阴的 一点事也没有,就突然一场暴雨过来,我的妈
鞋全部湿透,袜子也湿透,还好马上到这儿能够休息一下,你说要是下午再一顿暴雨一顿暴晒,没事这些没事了,这个泡好像又起来了,这个泡已经起来了,你再把它抽一下,你看那天您都帮我抽过一次水,怎么又冒出来了。
队员:这个呀 。
邵夏珍:啊,又起来了 。
队员:痛吗?
邵夏珍:有一点 没事,这两个脚趾头这块都有点肿了。
队员:这水都没出去。
邵夏珍:嗯 就肿,你这不用抠 不用弄了,就让它慢慢自己好吧。
队员:先干了以后再说,你得换鞋了吧。
邵夏珍:我得换鞋 没鞋子,沉甸甸的鞋子,待会儿穿凉鞋了,穿凉鞋可能会好一点。
解说:由于邵夏珍和朱洪阳等人,影响了队伍的行进速度,他们在商量谁应该留下陪他们。
队员:现在就是张巍峰 叶峰 ,还有小驴 ,三个 。
董峰:有没有问她,她那个腿疼不疼。
韦燊:要不我留下来跟他们 ,还是怎么样,我们三个人都走了不太好,还是怎么样。
林健:行。
韦燊:还有像朱洪阳今天下午走得还行,但是后面他又掉队了 ,怎么办,到时候你还得找个人,还得拖后了 ,这是很麻烦的事情,今天早上后面他跟不上。
林健:你们仨 邵阿姨 ,再加上朱洪阳,你们四个留下。
队员:朱洪阳不愿意留。
队员:加上朱洪阳五个。
韦燊:他不愿意留。
林健:不愿意留。
队员:他说他要走。
韦燊:要不要我们直接跟他说,你要走你就得跟上队伍。
林健:去跟他说一下。
韦燊:你走还是留下来。
朱洪阳:走。
韦燊:你走的话你能跟得上队伍吗?
朱洪阳:肯定能,今天下午我这样走,上坡我要冲到前面,要离你们,可能要在你们前面一百米的样子,今天从下坡下来我离你们50米,就是我走前面,下坡的时候我就落在后面,相差这样就小了。
韦燊:那你这样跟林健说一下。
朱洪阳:到时候我跟他说吧,因为这个情况。
韦燊:你先跟他说看他同意没有,因为他在前面,他负责安全问题。
朱洪阳:林健过来再说吧,反正我是要走的,不管怎样我都要走。
韦燊:反正邵夏珍是留下来,如果你说留下来就留。
朱洪阳:没事 我要到那边去调整。
韦燊:那随便你,还有十分钟出发,走的人马上准备好。
林健:朱洪阳,你今天晚上留下明天走。
朱洪阳:不行 我今天要走。
林健:你今天走,我无法保障你 ,知道吗?
朱洪阳:我绝对能够走过去。
樊朝曦:不是你绝对能够走过去,你得要跟着我们一起走,说的是这个。
朱洪阳:我今天在你们前面走,绝对不会落队的,我今天落队我就不走了。
林健:我现在是队长,我让你留下来。
朱洪阳:不行。
邵夏珍:留下吧 ,明天咱们一起走。
林健:为什么不行,这样对你的脚好,一个是对你一个恢复。
朱洪阳:我知道 我说了的,我今天如果走不过去,我就不走了,我的长征我就结束了,就这么简单的事。
林健:那你知不知道你要是落队以后,我会把那些人全部拖上,我今天不会落队的,就是你不会落队你往前走,我找不着你,你知道什么路线,你知道怎么走。
朱洪阳:我可能在你们前面,但是我不是说要,一下子拉十公里,拉开一公里两公里,我最多一百米。
林健:因为今天后面全是山路。
朱洪阳:没事的 你相信我。
林健:全休息都不走了 ,明天再走。
队员:把东西都卸了吧。
樊朝曦:这人要是永远想自己,这玩意儿就没法来,这行了 那就不走了,都不走吧 ,姜涛:晾袜子 。
樊朝曦:个人主义,这就叫典型的个人主义。
朱洪阳:不走就不走吧 那就行了。
樊朝曦:那这是因为你一个人,把我们整个队都给拉下来了。
朱洪阳:你怎么知道我会拖队呢,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拉队了。
樊朝曦:现在是您不服从整个大队的决定。
朱洪阳:我要跟着队伍走,我要走前面,我今天不愿意留在这里,那又怎么样呢,如果全队留在这里,那是全队的事。
樊朝曦:如果您这样的话我告诉你,本来大家很支持你,觉得你
真的很希望你留下,如果你这样的话,我觉得你总是在这个集体之外,走路的时候是这样,你的决定也是这样,只考虑你自己的感受,不想想整队的情况。
朱洪阳:那么明天我也走不动呢,那你想不想到,万一我明天走不动呢。
林健:你走不动,第一明天走不动,一天的时间可以保证你过去,今天下午 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六个小时 ,我怎么保证你晚上走夜路。
朱洪阳:你们不走夜路,我就不会走夜路。
樊朝曦:那就因为他一个人,所有人都在这儿待着。
队员:是不是。
朱洪阳:他们有几个人留下来。
队员:我们组四个。
朱洪阳:哪四个。
队员:我 张巍峰 小驴还有邵阿姨。
朱洪阳:好吧 我留下来,你们走 。
邵夏珍:就是 明天咱们六 七个一块儿走,还好一点
,是吧,自己掌控这个速度,也对你的腿是个保护,对我的脚也是个保护,咱们今天走这一段,明天再走20多公里,这样就不那么吃力了。
林健:这边,稍息,下午就分两个队,在前面轮流带,而且希望大家能理解,下午不定时地休息,我不希望大家赶夜路,所以大家尽量能跟上。
解说:大部队继续往前走了,邵夏珍的两只脚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朱洪阳的两条腿到底能支持他走多久,下周请继续关注《我的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