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由让老红军失望!”
热心读者为“长征路上·心愿之旅”活动留下肺腑之言 本报热线96555今日继续开通
本报讯(记者齐兴福)“听听老红军过去的故事,帮助他们实现一个普通的心愿,在今天看来确实很有意义。 ”5月22日是本报“长征路上·心愿之旅”启动的第一天,全省各地读者纷纷致电本报,对这一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同时,本报也接到了十几位老红军战士及其家人的电话,几位老人还饶有兴趣地给记者倾诉他们的故事及心愿。
“现在健在的老红军至少有80多岁了,当年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浴血奋战,吃苦受累,如今再听听他们那些深埋于心底的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兰州市电信公司的李先生打进本报客服热线后这样说。李先生来电称,十几年前,他在大砂坪住的时候,有一位老人经常跑到他家附近晒太阳,老人姓屈,是位老红军。老人经常给他讲有关红军的故事,一讲就是大半天。老人的四川口音很重,听说还负过伤。
今年86岁的张通彦老人13岁就参加了红军,后来又参加西路军,如今日子过得很清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每每讲起过去的烽火岁月,脸上都挂满了泪花。酒泉市肃州区86岁的老红军洪思祯病危住在当地医院。5月22日,当他得知“长征路上·心愿之旅”的活动后,激动万分。躺在病榻上的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孙子到自己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看一看,告诉自己当地的变化。
“长征路上·心愿之旅”大型活动是一次包括本报在内的全国九家主流媒体发起的跨省行动,5月21日,本报联盟的其他媒体记者也纷纷走近老红军,倾听他们的故事与心愿。《云南信息报》已找到了16位仍健在的老红军。《潇湘晨报》记者采访了94岁的老红军方国安。老人家1930年参加红军,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师政治处主任、纵队后勤部政委、师政委,并参加过长征。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本报96555客服热线5月23日继续开通,倾听老红军的心愿与故事,正如一位读者所言:“我们诚心期待着老革命的故事,更关注他们的心愿是否得到满足——因为在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让他们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