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江苏“两个率先”的指引下,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的梦越来越近。2005年11月11日,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力争2010年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十一五”期末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力争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指标的目标值,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在这之前,全省已经基本确定了各地达到建设全面小康指标的目标进度。
“小康”之路
“小康”最早见于史册,是《诗经·大雅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说人民劳累困苦,希望过安逸的生活。但真正给“小康”赋予许多思想的,还是在传统思想和文化上最有影响的儒家。根据孔门后学戴圣编的《礼记》,小康社会状态是和大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孔子把“天下为公”的社会称为“大同”,是最为理想的社会。把以礼为标准决定是非,成就信用,惩罚过失,倡导仁爱,讲究谦让的社会称为“小康”。
真正使这一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是在我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康有为和孙中山。康有为写了一部《大同书》,描绘了一个由小康再而大同的理想王国,“大同—小康”思想在海内外华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从晚清到民国这一时期,中国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农民问题,“耕者有其田”,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所以,在20世纪前50年,“小康”在一般民众的观念里,是和农民的“温饱”联系在一起的。
1979年,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以“贫困”“温饱”“小康”和“富裕”来表明和衡量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使用“小康”概念。
1983年,邓小平视察苏州,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构想。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4年,江苏省首次采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对全省及各市发展水平进行测评。
2005年,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指标的目标值,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忙碌3个月,江苏小康指标在难忘中出炉
李源潮亲自定下富民指标
“我记得可清楚了,那天是4月29日,‘五一’前,当时正在紧张地防非典。”当天,小康指标制定工作小组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江苏建设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初稿。该套指标的主要制定者们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3个月拿出指标体系
2003年全国“两会”一结束,省委书记李源潮就直奔昆山调研,并在这次全面、深入的调研后,决定制定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很快,一个由省发改委、省委研究室、省统计局、省信息中心、社科院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工作班子成立了。因为指标体系要赶在省委七届五次全会讨论通过,所以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
“全面小康”究竟是什么样子?在那之前,这个问题还无法回答。因为当时还没有什么“指标体系”可以参照,即便现在,全国也没有一部统一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工作小组做的第一件事是“海选”,把省内外、国内外的所有相关指标、类似指标集中到了一起,再结合江苏的实际进行筛选,初步统计的结果共有200多项。接着,还得再根据几个重要原则进行再筛选,即要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六个更加”的要求,要体现小康生活与现代化的相互促进,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指标采集要具备可获得性等。经过小组的一次又一次讨论,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终于脱颖而出。
“我们没少争论过”
对其中一些关键指标的“敲定”,制定者们印象深刻。在森林覆盖率指标上,工作小组没少过争论。有人说,江苏处于平原地带,是“鱼米之乡”,要求森林覆盖率似乎不太可行。争论的结果是,不但要有,而且要严格,“没有什么比森林对环境的调节作用更明显了,越是缺什么,就越要补什么。”
在信息化指标上,争论也比较大。后来大家查询发现,世界银行所采用的相关评价体系中也有这项指标,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大省而言,更需要这项指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套小康指标体系是博采众长、集体智慧的结晶。”制定者们说。
李源潮定下富民指标
最让制定者难忘的,是省委省政府对这套指标体系的关切程度。在指标体系制定过程中,省委书记李源潮曾经多次亲自指挥并参与讨论。制定者们透露:“李书记最关心的是富民指标,最后出台的体系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1000美元’,这两项最为核心的指标就是李书记定的!”最后在省委七届五次全会上,这套指标体系顺利通过。
(2006-01-09)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郑春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