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质与外洋相仿”
保定高阳史有织布传统,但是大发展还是在“撒机制”后,也正式自此开始,保定的传统产业开始了近代产业的转型。
高阳商会成立后,首先“提倡纺织,研究改良土布”。 会员们认识到,土布不敌洋布、出售不利的原因在于生产设备落后、工艺不精、布质粗糙。因此,商会甫一成立,立即派人往天津各工厂调查纺织工艺,结果认为“惟人力木轮机大可仿行”,于是购回数台,在本地“选择良工巧匠仿造,分发织布各村,提倡改织宽面土布,推行日广”。到1908年3月,“机器约有数千架,日出土布数千匹”。使用木轮机以后,所织“宽面洋布,较前所织之布工精数倍,销售日见起色”。但是,高阳商会经过“悉心考查”,发现“究竟木机力短,布质不及外洋精密”。于是,商会再次派人赴天津调查,结果认为日本产铁轮机“灵巧式样,梭杆便利”,随即“派人赴天津日商田村洋行,学习织布”,并集资向日商洋行购买铁轮机数架,“劝导商民改用铁轮机,并劝设工厂,以期推广各种土布,精益求精,布质与外洋相仿”。
“联合各布庄筹集资金,向天津购买大批织机,规定贷机并领纱布之办法。凡熟悉织布新法而无资本者,均可托其村中素有信用之殷实住户,向布庄担保,先交机价一半,领取织机与棉纱,从事织布,下余之一半机价,候织出布后,以其所应得之手工扣抵”,并“由各商购进本国线纰,令织户按斤领线,每集按斤交布,按市价给予手工”。这就是后来在高阳织布区流行的“撒机制”。
实行“撤机制”,不仅使高阳布业空前繁荣。”还逐步把当地织布业引上了工业化和商品化道路,启动了传统产业向近代产业的转型,直隶乡村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