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学生司介绍,按照国家规定,能够在高考中获得加分的学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自然属性的,如少数民族、归侨、革命烈士的子女,约占考生总数的7%;另一类是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像三好学生、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各项“奥赛”、小发明等活动中获奖的学生。 人们尤其质疑后一类考生加分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加分的初衷是想在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和方式上作一些探索,然而,诚如教育部门官员所言,一些改革方向正确、具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走偏了,演变成带有功利目的的工具。
一方面,从小就把孩子绑在“奥赛”的战车上,用揠苗助长式的“魔鬼训练”达到“特别优秀”,有扼杀青少年健康成长之嫌;另一方面,“特别优秀”的考核机制不健全,留下了权力寻租的隐患。好几年前,四川省威远县教委将“省三好”、“省优干”名额全部安排给了主管教育副县长的亲戚、公安局长的外甥、农行副行长的儿子等。谁敢保证类似的事件没有再发生过或今后不会发生?
即使是第一类加分的人,也可以做到“非自然”。比如,有些考生根本就不是什么华侨子女,但是,只要在高考前到国外旅游一趟,便可以通过有关渠道“变身”为华侨子女,获得加分特权。
大多数考生“裸考”,少数考生通过种种途径穿上“造假外衣”,既直接影响高考的公平,又间接影响“裸考”者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