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清晨,早早叫醒病床上酣睡的弟弟,哥哥赵克林开始了对309病房的最后一次清扫。扫完灰尘、擦亮玻璃、叠好被褥,赵克林又挨着去了护士值班室、医生办公室,甚至去了药房和收费室,向给过他们兄弟俩帮助的好心人一一道谢。 在医院转了个大圈回来,赵克林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弟弟赵克映拽着护士的衣角不肯松开,眼睛里居然有了泪花……
为弟弟,哥哥今生不言娶
赵克林、赵克映是广元市中区荣山镇人,是一对苦命人,哥哥患有先天弱视、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弟弟3岁时患脑炎导致聋哑,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聋哑弟弟难以娶亲,但哥哥条件也不怎么好,偶有看中他的,要么女方不愿意嫁到“穷家”来“受苦”,想招他为上门女婿;要么愿意嫁来但表示婚后要同聋哑小叔子分家。
当上门女婿,娶媳妇分家,都要与天聋地哑的弟弟分别,赵克林不愿意,他把心一横,抱定了不谈婚嫁的念头。白天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在家做些简单家务或者农活。但屋漏偏遭连夜雨,更为不幸的事降临了:1994年8月,44岁的赵克映在打核桃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当场生命垂危。
天降祸,钢针刺骨12年
弟弟祸从天降,赵克林急忙借了70多元,在邻居的帮助下将弟弟抬上汽车,匆匆赶往广元监狱医院。经诊断,赵克映是腰椎骨折。不久,赵克林揣着从亲戚家借的3500元钱,将弟弟送往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治疗。鉴于赵克映的胸椎和腰椎是压缩性骨折,医生决定在其脊椎两侧安装两根长约30厘米的“━━┓”型钢针。
在亲戚家借的钱很快用光,迫不得已,赵克林赶回老家将3间破瓦房作抵押贷了1500元,但贷款只是杯水车薪,在急救中心住院1个多月后,哥哥就背着弟弟出院了。
弟弟摔残出院后成天躺在床上,饭要一口一口地喂,大小便也要一次又一次地接。为了多挣些钱,赵克林夜以继日地在一些个体小煤矿打工,他的视力下降得非常厉害,而风湿性关节炎也更加严重。
按常规,体内钢针应该在两年内摘取,但是,兄弟俩再也拿不出一分钱了。于是,两根钢针在弟弟体内一埋就是12年。
已感染,救命针将成夺命针
今年1月,本来深埋在皮肤下4厘米的钢针两端渐渐翘出了皮肤,变了形的钢针刺得骨头越来越痛,看着弟弟整夜整夜不能入睡,赵克林心如刀绞。
没钱治病怎么办?在邻居赵海带领下,兄弟俩前往广元市区的河西卫生院看病。5月10日上午,赵海垫钱帮助交纳了60元的X照片费,赵克映被推进了照片室。检查很快有了结果: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骨折压迫神经导致肌肉萎缩,造成下肢瘫痪无法行走。
医生认为:“鲁氏棒”(钢针的医学名)两端已经感染化脓,如果不及时取出,钢针会很快刺破皮肤引起极为严重的感染。而锥管感染后会引发败血症、脊髓炎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救弟弟,卖身煤矿遭拒绝
病情十分严重,必须立即手术治疗!这可难倒了囊中羞涩的赵家兄弟。但想不到的是,当天下午他们就接到了河西卫生院的《住院手术通知单》,医院的意见是先治病后交费。一打听,手术需要6000元左右,把弟弟送进病房赵克林就赶回老家借钱去了。
拖得越久病情越严重。当晚,医院就制定了手术方案,决定第二天由医师赵宪昌主刀。5月11日下午2点,赵克映被推进手术室,经过6名医务人员近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两支长约30厘米的“━━┓”型钢针被成功取出。
医院的钱总得还,年近六旬的哥哥想了一个办法———卖身。赵克林于是又返回老家找到一个小煤矿老板提出了条件:要求煤矿老板先预付10年的工资,自己给煤矿打10年的工。但老板没有同意,因为赵克林的年龄大了,而且眼睛也近视到了800多度,下井不太利索。当他无奈地赶回医院时,手术已经完毕,护士正在病房为弟弟输血。
受感动,医院捐款又免单
尽管赵克映没有交纳住院费,但医院还是将其列为特护病号。手术后的第二天早上,院长邓均到病房查房,正好看见赵家兄弟俩分吃一碗一元钱的米凉面。刚刚做完大手术应该立即补充营养,了解到赵家兄弟的悲惨遭遇后,院长邓均召开了紧急会议,议题就是为赵克映捐款。
很快,全院28名职工的295元捐款被送到了病房,护士长让赵克林快给弟弟买些营养品。
赵克林卖身为弟弟治病的故事很快被老乡传到了医院,医院再次召开会议:鉴于赵克映家境十分困难,医院决定免收住院治疗费用。6月14日,医院检查确定赵克映术后恢复良好,准许其出院休养。
赵氏兄弟的情况也引起了广元市中区社会各界的关注。区民政局、区残联的救助款2000元和近1000元的个人捐款分别送到了赵氏兄弟手中。
文/图严映明孙晓波记者青兴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