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年6月21日 第1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举行。
钟 图摄
除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模仿,让我们的电视节目承载更多文化个性,恐怕才是长久的制胜之道——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综艺娱乐节目,应该真正体现眼下电视业所谓“内容为王、观众为本”信条的本质。
6月21日晚,上海电视节闭幕,11项“白玉兰”奖各有得主。中国参赛作品《大家庭》获纪录片评委会大奖,其余奖项均由海外作品获得,其中英国、德国各有3部参赛作品获奖。而初评时入选的3部国产电视剧则一无斩获。电视剧评委会主席胡玫表示,与国外参展作品相比,这几部国产电视剧有不小差距。由于中国电视剧市场完全一边倒向长剧,单本剧眼下处在发育不良的尴尬状态。
这一番话,如果与两天前“白玉兰”论坛期间公布的一组国内电视剧收视率严重下滑的调查报告联系起来解读,就会发现,量增质减,正使得电视荧屏的“当家花旦”——国产电视剧日益陷入尴尬。
电视剧:多了,滥了,该“减产”了
在电视节期间,AGB尼尔森发布的一份收视数据显示了2006年电视剧市场走向:许多电视台越来越喜欢以电视剧多集联播取胜,然而,电视剧收视份额不升反降。今年内地国产剧收视份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0%,港台及日韩剧收视率则持续走高,许多电视台由此开辟了十点档的“第二黄金时段”。
据介绍,去年我国电视剧生产数量约1.2万集。这一数字足以使我国自豪地宣布成了“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然而,这些新剧能进入黄金时间播映的仅为5000集左右。仅仅央视一家,近几年间居然囤积了投入约4亿元的电视剧,锁在仓库无法播出。
作为这一组调查数据的生动注脚,国内电视节目交易的最大市场——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虽然吸引了国内众多电视从业人员参加,但与上届相比,国内电视制作公司展位却大幅“缩水”,展厅从3个减成了1个,不少参展单位还表示,他们来摆摊主要是为了“赚眼球”而不是卖节目。一位影视业人士透露,从今年1月以来,不少大公司没拍过一部戏。
5年间,我国内地电视剧产量一直以每年1000集的速度迅速增长。制作机构从2001年的400多家,发展为目前的2700多家。2005年,国内电视剧广告总收入超过371亿元,电视剧总收入则达198.5亿元,几乎占据了中国电视业的半壁江山。电视剧产业成了我国文化产业中最受市场关注和热捧的门类之一。
今年,国内电视剧拍摄量第一次萎缩。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专场论坛上,来自各地的制片人也都呼吁电视剧应“减产”。有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内地电视剧的产量和播出量都会相对减少。而过去一年中,古装戏的制作量已经减少了三成。
与此相反,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印度、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军团”显示出对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热切关注,海外参展商首次占据总展位的40%左右。荧屏上,从《大长今》、《疯狂主妇》到《白色巨塔》,众多海外电视剧更是成了国内电视台抢播、广告业主追捧、观众热议的焦点。
原因何在?
表面的原因是,频道播出资源有限,难于消化飞速增长的电视剧产量。“一部电视剧买进,地面频道首轮播出后,因为面临上星频道二轮播出的压力,于是很快再安排播出。几遍下来,观众自然产生审美疲劳。”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影视剧中心主任陈文这样认为。而国产电视剧首当其冲。
“更深层的原因,却是我们的不少电视剧抱着‘快餐’心态,更关心剧集数,而不以质量为重。以至于产品缺乏竞争力,且越来越同质化。”一位制片人痛陈。
综艺:热了,像了,同质化了
第12届上海电视节另一场论坛上,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所公布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市场调查报告。与电视剧的“没落”相反,借着“超女”、“梦想中国”等热度,2005年综艺娱乐节目收视份额占所有电视节目的7.4%,在各电视频道中观众平均收看时间为每天12分钟。最受关注的是“真人秀”和综艺晚会,其收视比重分别为29.6%和18.6%,是目前综艺节目的领头羊。
热闹底下并不就是一片光明。
就公布的白玉兰调查报告来看,综艺娱乐节目中9成为电视台制作,社会制作公司仅占10%。2005年各家电视台外购的综艺娱乐节目总时长约1.8万小时,占播出总量的12.8%,且以娱乐资讯类节目交易、交换为主。
更让人担忧的,还是其竞争更显示出严重跟风倾向,从内容到形态都缺乏创新。去年“超女”一热,今年选秀类节目遍地开花。“因为‘克隆’,观众从欣赏到厌倦的速度更快。”央视—索福瑞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这样说。
按报告分析,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创新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注重细节开发,缺乏整体核心创新;第二,缺乏市场制度创新,原创力量薄弱;第三,创新和抄袭并举,所谓的创新更多是克隆。
制播不分家、节目市场化不足,加上以“克隆”为主要创新手段已显示出的同质化竞争苗头,足以使人对比之电视剧形态更为“快餐化”的综艺娱乐节目眼下的炙手可热怀着一点忧虑:红火之后,能走多远,保持多久?
靠什么争胜:大制作,文化,还是“观众为本”
去年上海影视双节上,一群中国导演“炮轰”韩剧、惹来许多韩剧爱好者及电视观众“反击”的轶事,还历历在目。
专业人士们对于韩剧的议论自有其道理。观众的反映则更能代表当前电视市场的真实需求。据了解,去年至今,在市场上引起良好反响的国产电视剧,多数并不是那些拍摄时十分引人关注的所谓大制作,反而是一些投资较少却制作精良的作品,如《沙家浜》、《暗算》等。对照一下韩剧在国内的成功,同样多是除了画面、服装等的精致包装之外,投入并不过巨的作品。
为它们赢得市场的,正是制作的精良、用心以及贴近百姓、打动人心的文化传统和伦理力量。
从早期的港台电视剧到近几年流行的韩剧、美剧在国内市场上的成功,恐怕也不能仅仅归结为著名导演冯小刚所说的“强势文化”的影响。
在“两节”论坛上,几乎所有的海外制片人和导演都在强调着电影、电视剧制作中最关键的因素:“钱不是问题。请不请明星也不是最重要,只要有合适的演员。首要的,是要有好的编剧,因为地域性差异远远比不上人类文化的共通性更为本质……”
从上海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执导过《英国病人》、《冷山》的英国名导安东尼·明盖拉,到欧洲制片人俱乐部主席让·卡塞,都能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要过分关心大制作或独立制片,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保持兴趣和信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