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7日电(记者程刚)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今天说,2005年共审计48个中央部门,发现违法违规问题涉及金额55.1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8.65亿元,占15.7%。
违法案件涉及25顶乌纱帽
李金华今天下午向正在此间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了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 他表示,审计查出违法案件线索12件,涉案人员25人,已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进一步查处。
此次共审计了48个中央部门,同时延伸审计274个二级预算单位。李金华说,除违法违规问题外,审计还发现预算编制不细化、批复不及时等预算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涉及金额658.58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345.39亿元,占52.4%。
李金华表示,审计结果表明,2005年度预算执行总体情况是好的,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央部门基本做到了及时足额批复预算,内部管理也有所加强。
中央部门是如何违规的
审计报告显示,在审计发现的55.1亿元违法违规问题中,属于部门本级的有12.66亿元;发现涉及金额658.58亿元预算及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中,属于部门本级的有360.59亿元。主要包括四大类情况:
—9个部门多报多领财政资金1.76亿元。其中,通过多报本单位人员数量,多领财政资金2431万元,主要用于发放政策外补贴等;以已完工项目的名义,或者采取编造虚假项目、在不同项目中重复申报同一内容等方式,多获取财政专项资金1.52亿元。
——18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有专项用途的资金7.02亿元。其中,用于本单位办公楼等基建项目建设1.39亿元,用于日常经费开支和其他项目支出5.63亿元。
——7个部门采取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转移资金,私存私放3.6亿元。其中,在本单位私存私放、未纳入法定账册的2.05亿元;将资金转移到所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存放、供本单位使用的1.55亿元。
——12个部门年初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的达285.31亿元,造成10.37亿元预算资金当年无法使用。
审计发现部门所属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涉及金额42.44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2.47亿元,占5.8%;发现预算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涉及金额297.99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36.2亿元,占12.1%。主要包括五种情况:
——6个部门所属的10个单位通过多报项目工作量、提高支出标准,或在不同项目中重复申报同一内容等,多获取财政专项资金1.06亿元。
——20个部门所属的46个单位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有专项用途的资金11.91亿元。其中,用于对外拆借、投资等7.32亿元,用于日常经费开支和其他项目支出3.66亿元,用于发放政策外补贴等9396万元。
——14个部门所属的24个单位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潜在损失19.73亿元。其中,委托中介机构从事证券交易造成损失和潜在损失9.23亿元;违反规定对外出借资金,或为获取高息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形成损失和潜在损失9.31亿元。此外,审计抽查9个部门所属的27个单位开办的46户企业发现,因监管不严,经营不善,到2005年底已有7户停业,20户亏损。
——13个部门所属的20个单位采取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转移资金,私存私放2.25亿元,主要用于日常经费开支等。
——8个部门所属的48个单位违规收费和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达26.54亿元。其中,未经批准自定项目收费或超标准收费1.15亿元;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未按规定上缴财政25.39亿元。
此外,审计还发现,3个部门所属的10个单位违规购建办公楼或培训中心,造成铺张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