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19年前,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国际禁毒日”。对于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来说,那时毒品似乎离我们还很远。但19年后的今天,毒品问题正在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值国际禁毒日之际,我们特别刊出这篇报道,是想警醒公众:毒品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其现实的危害已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向春玲从未想到,毒品离她的生活竟然这么近。她去云南缉毒前线走了一趟之后发现,云南当地甚至整个国家,都正处在毒品的威胁之下。
“毒品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中共中央党校的这位社会学教授说,“可不仅仅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病。”
去年3月,向春玲原本准备到云南考察西部发展问题,但云南省一位省委领导向她建议:云南最值得考察的是毒品问题。
于是,她花了23天时间,走了云南与缅甸接壤的800多公里边境线,沿边境线考察了9个县市。最近,她正将考察结果写成一份内参。她说:“那里正在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
毒贩们藏着毒品,“一脚就跨过边境线”
向春玲从北京出发,到达云南与缅甸接壤的边境时有些吃惊。她没想到,边境线既没有铁丝网拦着,也没有边防军站岗。甚至,所谓边境线,其实连条“线”都没有,只是在某些地方立一块界碑。
这条看不见的边境线,这边是中国云南,而另一边,便是属于金三角地区的缅北地区。那块土地上,种毒、制毒、贩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在美国国家缉毒署标有地理坐标的东南亚地图上,世界三大毒品生产基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区,70%的区域在缅甸境内。有数据显示,目前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已占世界总量的70%~80%,而其中超过80%来自缅北地区。
中国云南省正与这一区域接壤,边境线长达1977公里,山连山,村连村,公路通着公路。
有的地方,一个村子一半属云南,一半属缅甸。有的地方,两国之间仅一溪相隔,桥这头是中国,桥那头是缅甸。还有,一亩田分属两国。甚至,“一家两国”。向春玲见过一座村民的房屋正好坐落在边境线上,院子在中国,后面的住房在缅甸。
许多人住在边境线这一边,他们的族人、亲戚和朋友却住在那一边。他们常常走亲访友,“一脚就跨过边境线”。
向春玲特意挨着一座界碑照了张相。她面朝云南方向,一脚踩在缅甸,一脚踩在云南。
每年,估计有七八十吨毒品,就从她身后那个罂粟花开的地区,源源不断地流入她面向的这个国家。毒贩们藏着毒品,同样“一脚就跨过边境线”。
“这样的边境使堵截毒品变得十分困难,”向春玲说,“那边繁荣的毒品经济,对我们这边渗透得很厉害。”
数据显示,我国内地流通的毒品中,约70%来自金三角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