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泱:“圆梦行动”——圆我自己的梦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的时候,脑子还不大清醒。为了“圆梦行动”,连续熬了五天四夜,我想自己快要圆寂了。
7月2日,“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我们从此踏上了一年一度的寻访之旅,作为这项活动的“掺乎者”,俺的心里是那个由衷地高兴啊!
去年“我要上大学”活动夭折之后,我们没有放弃。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栏目就开始跟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谋划今年的活动,领导们也说:今年“我要上大学”不但不会停下来,还要越做越大。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我要上大学”必须改名换姓,叫什么呢?从圆梦大学到助飞行动,从阳光工程到插翅行动……从肯定到否定,最终起了个这名字,希望它能叫响。
为了“圆梦行动”能够顺利降生,五月底,我们就去了广西的都安县踩点,因为离高考仅有几天时间,又想找到典型,又怕打扰学生,找这儿也不行,找那儿也不合适。找不到地方,晚上睡觉都不塌实,尤其是夏浩铣先生晚上不开会到两点,绝对不睡觉,最后被折磨得都有些神经了。有一天半夜,大家说第二天要让高三的班主任安排点活动,夏先生马上行动给那个班主任发短信,折腾了半天毫无动静,仔细一看手里拿的原来是空调遥控器!
我们推出“圆梦行动”的目的是打我们栏目的品牌,青基会当然是为了募捐,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为了救助贫困的孩子。在节目中如何把各方诉求都体现出来,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啊!孩子不苦老百姓们不掏兜,孩子太苦老头子们要掂刀;政府贷款不到位,暴露了阴暗面,政府救助及时,咱这活动又没有必要性。我们几个整整忙活一个月,还是没有拿捏到位,上周领导审了片,结果温柔一刀:片子不错,有想法,要改,而且不是小改。
夏先生去了前方,李女士孤军奋战,推倒重来,三集重写,累得她胃都疼。但是马上要播出了,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大干快上吧!6月28日,为“圆梦行动”做舆论准备的《沉重的翅膀》如期播出了,制片人和主任还给了小表扬,截止到今天(7月3日),四集《沉重的翅膀》全部播出,我感觉不仅翅膀沉重,全身都沉重啊!不过,心情还是轻松的,毕竟“圆梦行动”顺利开启了。
连续做了3年的贫困大学生节目,我丝毫没有厌倦。其实,做这些节目,并不是为了出精品,当然也不是凑任务,主要还是想给那些考上了大学的孩子帮个忙。
本人也是出身农村,为了让我上高中,我学习非常好的二姐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从没出过远门的她只身到广东打工,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仍然止不住泪水。当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凑够640元的学费,母亲东挪西借受尽了白眼;大学里的生活费全靠二姐打工挣下的血汗钱。那些年,她在花厂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才挣200多块钱,自己留下零头,每月都给我200块钱,沉甸甸的汇款单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如今,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是我无法忘记家人曾经的艰辛,也无法忘记那些曾经和我一样的穷孩子,更无法忘记那些和二姐一样的伟大的、无私的穷孩子。我能够为他们做些事,我真的很欣慰。
接下来的一周,我还要熬六个夜晚,希望有千万个贫困学子的大学梦伴着这六个夜晚升腾!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