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发生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一夜之间使4200多个孩子失去父母沦为孤儿,这些孩子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出生不过百天。从那时起,一个规模宏大、历时漫长、牵动着亿万颗心的救助孤儿的慈善工程开始了。
下面的这个故事是无数感人故事中的一个。
新旧“全家福”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唐山地震孤儿几十人自发地聚集到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拍照留念,品味抗震以来的生活。给他们拍照的人是唐山摄影家赵锡复,当他摁下快门,摄下那张“全家福”后,看着张张笑脸,不禁历史回眸:刚拍下的这张照片,和1980年他去河北省会石家庄育红学校拍摄唐山孤儿的合影照,照片上的人物几乎完全一样,连各人所站的位置都还和原来一样,只不过,现在他们长大了,成家立业了。
唐山大地震发生不久,面对4200多个孤儿,河北省决定在省会石家庄紧急筹建一所能生活能学习的新型学校,接一些孩子过来。随后,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工作的董玉国接受了筹建创办育红学校的重任,一批批唐山孤儿被接送到了育红学校,前后8年,共有600多个唐山孤儿在此学习生活,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1980年,《唐山劳动日报》记者的赵锡复来到育红学校采访,当孩子们听说赵锡复是老家来的人时,感觉都不一样,特别亲,赵锡复看到他们正在成长,发育快慢不同,省里刚发几个月的衣服穿在孩子们的身上,显得有的长有的短。赵锡复就在育红学校的操场上,给孩子们照了一张合唱的“全家福”。
20多年后的今天,聚集在唐山再次合影留念的这些孤儿,就纷纷簇拥着董玉国和几位育红学校的老师,在一起,他们笑得很灿烂。
孤儿当了妈妈
提起当年,董老的目光中满是慈祥,“想起你们刚刚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现在还忍不住心疼。”
当时来育红学校的孩子,从16岁到6个月年龄不等,其中3个只有半岁左右的女婴格外惹人怜爱。当学校里的老师从护送人员手中接过啼哭着的女婴时,孩子的哭声震撼了老师们的心。当时唐山孤儿身上都有写着名字的布条,只有这3个没有,董玉国和老师们商量着要给她们取名,几个人颇费了一番脑筋,给3个女婴分别命名为党育红、党育苗、党育新。后来,她们被称为“党氏三姐妹”。
像唐山4200多名地震孤儿中的大多数人一样,如今“党氏三姐妹”都已长大成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党育新和党育苗的儿子龙龙和晨晨,也和母亲一起来“省亲”。两个欢蹦乱跳的孩子,在大人们中间来回穿梭,跑着笑着。
有家的孩子像块宝
石家庄育红学校旧址,唐山600多名孤儿的学校,更是他们曾经的“家”。在这里他们学习了知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再一次找回了家的温暖。
5月中旬,唐山孤儿一行19人在董玉国的带领下回到了久别的母校,凭着记忆找寻那些久远却清晰的印记。在一排瓦房前,大家扒着窗户辨认着自己当年的宿舍。
听说孩子们回来了,临时得知消息的老师们纷纷赶来学校。当年风华正茂的老师如今多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但他们很多人还一如当年那样骑着自行车。
老师无私的爱曾经滋润着这些幼小的心田。而当时,为了怕使学生因想念父母而难过,老师们却跟自己的子女“约法两章”:一是不能去育红学校玩耍;二是如有学生在场,不能叫“妈妈”。
曾在育红学校就读的学生中,有十几名上了大学,十几名上了中专、中技;有27名参了军;高、初中毕业生由石家庄、唐山安排了工作。如今他们成为工人、教师、国家干部、留学生、军官、劳模、企业家等。
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于一身的育红学校曾经汇聚了全国人民的爱与支持,同时也汇聚了全世界的目光。曾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团在留言簿里,书写下上千条不同文字的赠言,盛赞又是校园又是家庭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
师生的情谊
原育红学校的孙老师说,几年前她的学生杜丽艳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几只烧鸡,大老远从唐山坐火车,专门给老师们送来。
在育红学校的8年时间里,无论生活的时间长一些,还是短一些,这里给每个孩子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30年来,他们不论走了多远,走了多久,或专程,或路过,只要有机会便时常有人回来看看,看看过去的校园,看看老师。
老师们也没有忘记学生们。许多老师曾去唐山看望孩子们。党育苗参军复员后工作了,已60多岁的郝秀霞老师和老伴专程去看望已当了妈妈的党育苗,像抱当年的小育苗一样,再抱抱小外孙,尽“姥姥”的情意。
2006年5月13日,一班师生们共进晚餐。席间,老师们不经意间得知,原本生活就不富裕的原唐山孤儿张丽华的眼下境况很是艰难。一位傅振中老师放下了筷子,同身边的老师们悄悄咬起了耳朵,饭后,傅老师把2000块钱交给张丽华,说这是老师们的一点心意。
张丽华哭了,说什么也不要,老师们生气了:“孩子有难,家长岂有不管的道理!”接过带着老师们体温的捐款,张丽华又一次泣不成声。
唐山抗震30周年即将到来,先后给育红学校孤儿群体和“党氏三姐妹”拍过新旧合影的赵锡复,又在酝酿着拍他们的第三张合影,而这,又会有新的感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