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刘铮、陈芳、齐中熙报道
上半年我国经济呈加速增长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反弹和扩张,成为投资增长过快的“中坚”。有色金属、纺织、汽车等行业的投资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全面加快。
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以我国工业化的支柱产业钢铁行业为例,在2003年以来新增的炼钢产能中,经核准的项目产能不足20%。也就是说,八成以上新增产能违规。
产能过剩作为宏观调控的矛头所指,一些地方和企业却如此“勇往直前”,不能不让人们思考这轮投资“顶风上”的真正原因。
“大干快上”:一些地方政府“保驾护航”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统计数据:今年1至5月,全国12个产能过剩行业新开工数量和计划总投资中,地方项目分别占94%和86%。从施工规模看,10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地方项目占80%以上,其中6个行业接近或达到100%。
尽管外界将国家宏观调控、遏制投资过热的文件喻为“金牌令”,但在一些地方政府眼中,赶不上投资热这班车,就分不到这杯羹;而停谁的贷款,下马谁的项目,谁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当然要“大干快上”。
八成以上的新增炼钢产能未经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的核准,未履行核准、环评和科学论证手续,如果没有一些地方政府的背后支持,有多少企业敢这样?
此外,银行大量向产能过剩行业放贷。1至5月,有9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国内贷款继续增长,仅钢铁行业就增长45%以上,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87个百分点。这些贷款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或明或暗的政府担保。
与此同时,新上这类项目的建设用地,一些地方政府往往采取未批先用、边报边用、不报就用的方式,“项目依赖症”是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不惜违法用地、加速贷款的主要“病因”。
投资审批制转为核准、备案制后,市场准入制度还不健全,一些地方采取以大化小或越权审批项目的办法,躲避正常的核准或备案手续,使得许多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项目堂而皇之地开工建设。
“当前投资规模所以过大,在于投资主体缺少相应的产权约束。地方政府不适当地扮演了市场主体的角色,即只从扩张中获益,却不能承担负面效应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义平评论说。
显然,一些地方政府的“保驾护航”,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当前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扩张的决定性因素。
从各地的“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一些地方干部有着浓重的“赶超情结”——大规模举债搞建设,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地方面貌,增加GDP。中央定的目标是年均经济增长7.5%,而各省普遍定在10%以上,甚至达到13%。在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下,一些地方政府推动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办法之一,就是加强钢铁类等项目的投资。
争相投资:一些企业追逐短期利益
地方政府推动,为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反弹和扩张撑起了“保护伞”,但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其行为还是主要受现实利益的驱动。
今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由去年二季度以后的持续下跌转为持续上涨。6月末,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比年初上涨了13.51%,价格的同比降幅也从年初的19.06%缩小至4.36%。
河北唐山一位民营钢铁企业老总直言,投资冲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现实的获利和对未来获利的预期。而当地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一位人士也表示,正因为利润空间的存在,要抑制中小钢厂的产能扩张,难度非常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资产部分析认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用钢行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拉动国内市场钢材需求继续增长;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增加,价格走高,进一步改善了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国内市场库存持续下降,产、销、存基本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据预测,全球钢材价格仍将保持平稳和上升态势,价格有可能缩小波动区间。今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钢材需求也将保持较高的水平。
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中,原先受到钢价一路下滑、全行业利润负增长等不利因素抑制的投资热情再度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投资规模的反弹,带来的却是产业集中度的下降。浙江一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的下降,说明一些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中小型钢厂泛滥,这些企业本来就缺乏竞争力。
但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投资活动缺少约束机制,即使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无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各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下,企业也变得有利可图。据调查,钢铁行业不少项目就是通过违规和非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比正常条件下节省了30%至40%的投资成本,花银行的钱,建自己的项目,这些行业的投资岂能不热到发烧?
产能过剩:高枕无忧能到何时
“产能过剩,日子不错。”钢铁行业的一些人士说起当前的国家政策和他们的销售形势时,用了这样的描述。
的确,目前国内不少钢铁企业产销两旺。但是,对于钢铁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行业,判断形势并不能只看眼前和局部。当前投资反弹带来的钢材需求的回升,和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带动的国内价格上涨究竟能够持续多久,钢铁企业高枕无忧能到何时,值得认真思考。
从宏观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底,全国已形成炼钢能力4.7亿吨,目前还有在建、拟建能力1.5亿吨,如果任其全部建成,我国炼钢产能将突破6亿吨。而去年钢表观消费量在3.5亿吨左右,即使考虑到未来钢材需求的增长,供求也是严重失衡的。
从结构上看,钢铁行业低水平产能占相当比重。在炼钢产能中,落后的300立方米及以下的小高炉、20吨及以下的小转炉和小电炉能力分别占总能力的27%和13.1%。这部分落后产能,规模小、效率低、污染重、无综合利用设施,不但产品质量和成本难以在未来市场变动中保持竞争力,而且加重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压力。
“不是说现在企业产销率高,没有库存就不存在过剩,如果在建和拟建的产能过大,那也很危险。”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有关负责人警告说,产能严重过剩,或有严重过剩趋势,如果政府部门不及时预警和调控,那么,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局面一旦出现并扩大,经济运行将出现巨大波动。
如果把视角放得更宽,我们会发现,其他绝大多数产能过剩项目,都是未经过立项、环保、安全、质量等必要审批的“非法”项目。从资源和环境角度来看问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消耗的铁矿石已有50%以上依赖进口,仅占GDP3.14%的钢铁行业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5%,粉尘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量的14%,我国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难以支撑。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扩张,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不仅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权威人士指出,切不可贪图眼前利润和经济增速而无视长远发展,否则到时候再调整将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新一轮投资扩张,警示信号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