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汉中恩人找到了
忆当年5次落泪
见到熊平珍护士时,熊平珍老人很激动,连声说:“张淑芹、张淑芹,我记得,我记得。没想到30年后,她还记得我,实在让我太感动了?选”
熊平珍看着张淑芹现在的照片说:“老了,老了,都老了。 看上去张淑芹挺健康、挺精神,说明她回唐山后的30年日子过得不错。这也了却了我的一桩牵挂。”老人说,当年张淑芹的病很重,地震一年后回到唐山,那时唐山正在大灾之后的重建中,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多多少少都牵挂着自己管护过的病人回到唐山后的健康情况。
当记者用手机拨通张淑芹老人的电话时,两位老人进行了20多分钟的通话。通话中,熊平珍5次哽咽,落下了眼泪。
本报记者见到林益源老人后,没有想到当年这位参加唐山伤员救治的大夫,还是位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归国华侨。老人也显得很激动:“唐山的伤员牵挂着我们,我们也一直牵挂着唐山的伤员啊?选毕竟我们是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啊?选”
他说,当时上级下了死命令,全力抢救,不准死亡1人。30年过后,最让他欣慰的是当年200多名唐山伤员在汉中县人民医院治疗,无一人死亡,全部痊愈重返唐山。
治疗中生死相依
熊平珍老人告诉记者,当年汉中也有震情,医院在当时的行署幼儿园内搭了帐篷防灾。接地震预报,全体医护人员像打仗一样,背的背,抬的抬,抱的抱,把一个个伤员往帐篷里转移。当年参加救护的人员,从院长到大夫,从护士到司机,在有震情的这种特殊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员当逃兵,大家都一心扑在救治唐山伤员上。最让她难忘和感动的是,大家都把这当政治任务来完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年,熊平珍有个6岁的儿子、3岁的女儿,她把他们交给老人照管。尽管每次接到地震预报都很操心孩子和家人的安危,但一次都未回过家。
提起30年前的往事,林益源老人回忆说,当年汉中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了32名截瘫病人。这些病人转来时,已是灾后至少10多天以后,当时时值盛夏,他们又是从土堆中砖块中扒出来的,这32位伤员都患上褥疮,病情危急。截瘫病人要转危为安,要过三道生死关。第一关,褥疮关,若发生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医院大胆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1个月把32名伤员的80多个褥疮全部消灭掉,创造了当时医学上的奇迹。第二关是败血症关,为了闯过这一关,医院采用内科、外科联手治疗的方法,使32名伤员无一人发生败血症。第三关则是功能恢复关。救了病人的命,还应当尽可能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为此,医院还搞了不少发明,帮助病人恢复功能。
林益源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当时唐山伤员都非常配合治疗,并且个个都很坚强,这鼓舞了汉中的医护人员,当时,大家的感情都很纯真。这份真情至今还让人怀念和激动。
昨日,记者与张淑芹老人进行了通话。张大妈对本报、《唐山晚报》和搜狐网表示感谢。老人说,当年她在汉中治疗时,医护人员为了病人精神愉快,还在病区开展如放电影、搞演出,举办运动会等,尤其展开了“引体向上”小竞赛,一年过后使大家闯过了三道生死关。这份情,这份爱,是大家30年珍藏在心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李杰 赵福生 《唐山晚报》 记者 刘晖
本报、《唐山晚报》、搜狐网联合推出的《搜寻30年的感动》特别报道启动后,首期刊发了唐山62岁的张淑芹老人寻找汉中3位恩人的消息。为了帮助张大妈实现她的心愿,昨日,本报派出两路记者在汉中、西安两地展开寻找。当日下午传来消息,3位恩人中两位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位本报仍在查找。
3位恩人找到两位
当日,本报驻汉中记者站记者直奔汉中市人民医院查找。当年的汉中县医院随着该县的撤销,如今更名为汉中市医院。该医院的几位医生和护士当即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几位老大夫老领导之后,但无半点音讯。寻找眼看陷入困境。这时,汉中市人民医院办公室的谭主任说,“当年的林主任会不会是后来的林院长”由此,通过查阅档案,确认林主任就是林益源院长。不过老院长早已退休,老人今年已经72岁。
找到了第一位恩人,大家都很激动。可是如何与老人联系呢汉中市人民医院人事科的李峰科长一拍脑袋:“从离退休人员登记表上查。”几位同志忙活了一阵,终于查到林益源的住宅电话。紧接着,又查到第二位恩人熊平珍护士。她已退休5年,没有在医院家属区住,查不到她的联系电话,只知道她在汉中市民主街的一条小巷内住。本报驻汉中记者站记者赶往民主街,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上上下下找了10多栋家属楼,终于在一个小院里找到熊平珍的家。
早在上午10时许,报社获得赵小兰大夫调往西安的消息。西安的一路记者苦苦寻找到发稿之前,仍未与赵小兰联系上。今天,本报记者将继续在西安“搜寻”赵小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