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报评论员冒着被视为“枪手”的风险,在自己版面上为一部小成本国产电影发出了黄健翔一般的嘶吼;北京一位“石头迷”自费一千多元购买了电影票邀请路人看电影;一批网络活跃分子前所未有地将溢美之词毫不吝啬地奉献了出来……这些看似匪夷所思行为的发生,都源自一部名为《疯狂的石头》的电影。 这部电影注定是属于它的发现者的,如同一句极为到位的评论所说的那样,“被逼着去相亲,打开门却发现屋里坐着全智贤。”
但是,如果你在了解了以上诸多信息之后,再走进影院看《石头》,兴奋之余也许会有些失望——这部电影还没精彩到与对它的赞誉相对称的地步。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最直接的体现是它的票房,国产电影中除了少数几部大制作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小成本电影获得超过千万元的票房了。整部电影构思精妙、环环相扣、暴笑桥段接连不断,对这样一部电影提出任何批评好像都是苛责。但坦白说,《石头》除了观赏价值之外,没有更多闪亮的东西可供挖掘。
《石头》几乎具备了一条优秀广告片的所有特征:模仿、借鉴、隐喻,将经典解构融合后和盘托出,以最快速度取悦观众;不停制造对观众智商构不成威胁的悬念,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喜剧效果;无厘头、恶搞、地方俗言俚语,披上流行文化的华丽外衣,抖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包袱。在观影过程中,我们甚至可以提前预备好掌声和笑声为之喝彩。很显然,《石头》是符合大众对娱乐“短暂且快速”的需求的,即使看完就把它忘掉了,也没人会承认狂欢过后的失落感——这就是商业电影作为消费品的本来面目,对其艺术性较真反而会是一件好笑的事情。一部好电影,首先要好看,所以说,在国产电影整体低迷的今天,只有观赏价值也是很难得的。
在向观众推介《石头》的过程中,报纸和网络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关注《石头》,就是关心中国电影;关心中国电影,就去买一张看《石头》的电影票或正版DVD。一贯矜持的媒体精英和网络意见领袖缘何为一部电影集体癫狂?《石头》真的是国产电影的希望?未必如此。尽管今年国产电影不景气,但仍有一些不错的作品,比如《血战到底》和《天狗》。尤其是《天狗》,这部极有震撼力的“主旋律电影”不乏可看性和艺术性,在商业推广上也作了不小的努力,可票房反应平淡。《石头》的胜出,胜在它迎合了小众群体(城市精英)的审美大众化心理,对国产电影长期萎靡的不满,加上因过度消耗国外文艺电影和商业大片带来的厌烦,使得他们被压制的热情集中在《石头》的身上爆发。
《石头》还能继续火下去吗,对此我并不乐观。媒体和观众自发的推广改变不了它的小众电影事实,如同它的票房收入主要来自北京、广州、上海、成都一样,它的观众构成也多为这几个城市的小众电影观众,在它的目标观众群被挖掘殆尽之后,如果再想拓展中小城市或农村电影市场,恐怕就相当困难了,因为那里依然是国内外商业大片的天下。《石头》的良好口碑在那里会被化为无形。
对《石头》的夸大声音,也不排除这是电影主流观众对国产电影的又一场集体反讽。在国产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的几年中,所谓的几部大制作,要么走国际获奖路线,使得影片不土不洋;要么盲目模仿西方商业大片,追求大场面,忽略了电影内涵的挖掘。高度期待、蜂拥报道、引起争议、集体批判——国产大片的命运往往在这几个步骤中沦落下去。小成本电影也不争气,不少电影拍摄出来直接低价转卖给了电视台,有的甚至流浪国外小院线,无缘国内观众。随着《无极》沦为《馒头》,对国产电影的批评达到了一个高潮,此次观众借着横空出世的《石头》,又一次将不满向沉寂的国产电影砸去,希望这块尖利的石头,能给电影的审查管理部门、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们带来一点刺痛——看看中国电影观众的要求有多么低,能拍出《石头》这样的电影,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