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近期访问中国时表示,能源合作是俄中镜贸合作的重要方之一。据悉,目前中俄天然气管线的走向已基本确定:从西伯利亚到边境城市阿尔泰,再到中国新疆西北部。
本刊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岳洪/文
“泰纳线”即将开工,其地理出口离中国很近,但中国人饱经折磨的神经对其石油能否进来,预期已有些遥远与陌生。
3月6日,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交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泰纳线)一期工程技术经济论证,几经周折终于通过俄罗斯联邦生态、技术、原子能监督局的生态鉴定。至此,俄罗斯酝酿多年的远东石油管道工程上马所需的所有审查手续全部结束。
据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权威人士透露,“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将在今年秋季全线开工,预计在2008年下半年竣工输油。
“中国支线”仍迷离
对于两年后即将经过家门口的泰纳线,中国最关心的是石油将以何种路线和方式到达中国。
早在俄罗斯政府宣布分阶段铺设“泰纳线”的时候,很多人就认为这条线路分出“中国支线”的可能性大增,因为石油管道一期工程的终点斯科沃罗季诺距离中俄边境只有60公里。但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有以法律的形式向中国做出任何承诺,俄中两国也没有签署有关铺设跨国石油管道(哪怕是一段分管道)的任何政府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在铺设 “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开工的同时,在这条管道最后终点纳霍德卡还修建一个储油终端,石油通过管道运到斯科沃罗季诺后,将通过铁路运到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
这就意味着,俄罗斯不会全部将沿着管道滚滚而来的石油在斯科沃罗季诺分流到中国,否则太平洋沿岸投巨资修建的储油设施就会白白浪费,俄罗斯铁路公司也挣不到数目非常可观的运油费。
事实上,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波格丹奇科夫曾明确表示,俄方只按规划将石油管线修到俄中边界的斯科沃罗季诺,剩下的转运工作按未来签署的协议,由中方自行解决。但是到目前为止,双方仍处于寻找共同点的谈判阶段,离达成协议仍有一定距离。
再解“泰纳线”
“泰纳线”方案东起伊尔库茨克州的泰合特,从贝加尔湖北侧北面经过,然后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从斯科沃罗季诺开始沿着中俄边境地区,最后到达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
“泰纳线”一期工程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铺设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区段石油管道,设计年输油量为3000万吨;二是在二期工程终点纳霍德卡同时修建大型石油储存装置。整个一期工程2006年秋季开工,2008年秋季竣工。
二期工程也包括两项内容:铺设斯科沃罗季诺——纳霍特卡石油管道,这一段的年输送能力为5000万吨;将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这段石油管道的年输油能力扩大为 8000万吨。二期工程何时开工将取决于东西伯利亚地区石油勘探开发状况。
还有希望
从运力和经济角度考虑,管道输油显然是中国最想要的方案,然而,由于俄罗斯模棱两可的态度,中俄铺设跨国输油管道前景仍不明确。但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机会仍然存在。
从政治层面看,目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中俄两国相互理解、信任程度不断加深,俄罗斯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应该考虑战略合作伙伴的需求。况且中俄两国就石油管道问题已经讨论多年,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之间也多次就此问题交换过意见,相信俄罗斯会从政治大局出发考虑这个问题。
从经济层面看,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能源需求市场,俄罗斯要振兴远东经济、实现石油出口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要这样一个持久而稳定的石油市场。中国的能源外交是全方位的,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的中哈石油管道已定于今年五月开始大规模送油。如果中俄石油管道问题裹足不前,一旦中国把目标转向里海地区的油田,俄罗斯最终将痛失中国市场,这是得不偿失的。,
从技术角度看,俄罗斯远东铁路即便经过改造,其石油运力短期内也达不到每年3000万吨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满负荷运转,俄罗斯用铁路是无法把全部石油运到太平洋沿岸,在斯科沃罗季诺积存的石油,惟一出路就是向中国出口。
不管如何,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修到中国门前,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就近进口石油的机会。中俄两国就石油管道问题已经打过多年交道,都很清楚对方的想法,相信能在不久的将来找到双方都满意的答案。
一波数折12年
1994年,俄罗斯主动向中国提出铺设俄中石油管道的建议。于是,在中俄两国政府的认可下,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开始谈判。按照当时的设计方案,中俄石油管道以伊尔库茨克州安加尔斯克为起点,途经贝加尔湖南岸,从满洲里进入中国境内,最后输往中国石油基地大庆,也即轰动一时的“安大线”。
9年谈判无果的“安大线”在 2002年秋天突遭变故。由于担心中国控制东亚能源供给权,日本极力反对“安大线”。在日本政府干预下,承担“安大线”技术论证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向俄政府提交了另外一个石油管道方案:这条线路的起点也是伊尔库茨克州安加尔斯克,但它的终点却是太平洋沿岸的纳霍特卡,也即人们后来常说的“安纳线”。
“安纳线”和“安大线”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全程都在俄境内,是俄国内石油管道,而不是直接通往中国的跨国管道。
然而,由于生态问题,“安大线”和“安纳线”方案皆未实现。2004年12月31日,俄罗斯政府正式做出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泰纳线)的决定。
“泰纳线”的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石油管道途经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多个自然保护区,是否威胁生态环境一直是俄罗斯环保人士和沿途居民十分关注的问题。按照石油管道项目审批的程序,项目技术经济论证必须经过俄罗斯生态、技术、原子能监督局的生态论证,俄罗斯绿色和平组织抓住这个机会对参与生态鉴定的专家施加压力,甚至在网站上列出反对和支持方案的专家名字。据说该组织还联合几千人给俄总统写信,希望普京能够出面干预此事。
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副总裁格里戈里耶夫先生在接受《环球财经》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在石油管道设计中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石油管道技术成果。为了防止途经贝加尔湖的石油管道发生泄漏,在管道铺设中将采用多级防范措施:管道将选用特别坚固的合金;每隔100米安装一个电子探测仪,即时记录管道的技术状况;在距离贝加尔湖最近的区域,将采用“管中套管”的技术,保证管道安全万无一失。
格里戈里耶夫最后表示,目前在贝加尔湖沿岸沿着贝—阿铁路每天经过很多装载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火车,这对贝加尔湖的生态安全有很大威胁,待石油管道全线输油以后,这种情况就会迎刃而解。(文章来源:《环球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 (责任编辑:王永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