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4日,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在参加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时,接受搜狐专访。
主持人:我们谈的第一个问题报纸会不会死,有些人觉得报纸还会有很长的生命力,我也看过您的博客上写的关于报纸即将消亡的思路大概有2046的提法,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吴海民: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我文章当中引用了美国的教授叫迈尔的观点,另外引用了英国的研究生做的预测。 我是把这个资料提供给大家,引起大家的思考,报纸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未来的发展的深思,我从来没有这个判断,我从来没有讲过报纸会消亡,我从来也不会说报纸会消亡。但是报纸面临的情况确实非常严峻,上个月在俄罗斯参加世界报业大会,全世界的报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新媒体特别是由互连网络为代表迅速崛起,引起传媒结构的深刻变化,报纸的生存环境在恶化。在这情况下,我们如何来分析我们的现状,来展望我们的未来,在新的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当中找到我们的位置,找到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主持人:有人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危言耸听。
吴海民:是呀,我也说危言耸听,包括去年我的文章里原话就是这样,我说这些预测如果在前一年大家都会觉得是一种谎言,是一种危言耸听的东西,但是在今天,我们大家都在面对这种预测,都在思考这个话题,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目前已经感受到了这个问题了。
主持人:我看到了张锐老师写的报网系列,您是怎么样来看待,第一层关系是报纸跟互联网,第二层关系是报业网跟门户网站这之间的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的关系。
吴海民:我刚刚写的一组博客不知道您读到没有,就是《细读网站》,我写了四篇,还想多写一些,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写。我认为对第18届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我比你们网络的人都读得细,而且这里确实有一些值得琢磨的信息。你比如说网民们对阅读新闻的途径的选择,第一选择是网络,大概占88.3%,第二选择是电视,比例在百分之六十几,第三选择才是报纸,57%多,也就是在网民当中有三分之一是不读报纸的。这里给报纸提出了一个课题,我们如何来争取到这些读者,来吸引读者,如果他们原来就是报纸读者的话,如何不让他流失。你看报纸已经变成第三选择了。
主持人:原来有第一选择,有了电视变成第二选择,有了网络变成第三选择。
吴海民:问题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第四篇,上网不是网民的唯一,也就是说虽然我是网民了,但是我毕竟还有一半以上的网民把报纸作为浏览新闻的途径之一,如果是绝对化的观点,我上了网,就不读报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你上了网,你是网民了,每天有两个多小时的上网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有一半多的人选择了报纸。证明报纸还是有它的优势,证明报纸还是有网络不能完全代替的东西。这里是辩证地来看,他们有竞争的一面,但是也有互相促进的一面,不要把这个事情对立起来。
主持人:你认为报纸或者报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块?
吴海民:报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来看还是我们的内容提供,这是最重要的优势,特别在目前网络还没有新闻的采访权,没有发布权的时候,报纸毕竟是新闻的第一提供者,这是最主要的。这种提供者并不是一种权利的简单表现,也包括这么多年来报业职业化的,专业化的,新闻的采访和加工的水平。职业化的编辑队伍他们的经验,他们的素质,以及现在目前全国这么多家报纸已经形成了内容的发布平台,这都是优势。
主持人:前两天跟林江副司长访谈的时候,他有一个说法,他也提到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最重要的内容提供商,但是他也说可能将来报纸会逐渐消亡,但是内容提供商的身份会越来越强烈,目前的报纸该不该去适应一些新的技术,来做一些新的媒体,如果做了以后,他还应不应该叫报纸?
吴海民: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去年的时候,大家一般讲在未来的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报纸的定位应该是内容提供商,这个说法好像是有道理,但是仔细琢磨起来,是有问题的。你提供给谁?提供给其他媒体,那么这种提供你的效益何在,你靠什么来生存,你可以提供,可以为他义务地提供,但是你靠什么生存,这个问题比较大。今年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我认为报纸不应该完全做内容的提供商,而且应该做内容的经营商,你有新闻,你有内容,你有这些资源,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把这些资源经营好,所谓经营好就是说要使它能够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在过去的纸媒介的基础上,来拓展我们的产业链,产品链,以多种截至介质的,多种媒体的产品把它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使它不断地增值,这个增值就会带来效益,有了这些效益,我们才可以生存,才可以发展。所以内容提供和内容的经营不应该断裂,如果有人说我将来就做内容提供商,就采访稿子,去卖稿子,这绝对没有前途的。
主持人:您认为将来还是报纸吗,或者报纸是一个出口的话,是不是需要内部结构很大的变动,比如说目前还是以新闻纸为核心的生产方式。
吴海民:这种生产方式应该改变,应该着眼于未来的多元化的媒体结构,多介质的新闻产品,根据这一种设计来搞好我们的平台的建设。我参加世界报业大会的时候,有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探索,比如说他把编辑部门按照内容组进行划分,所谓内容组就是这个组他在提供给报纸、纸介质的时候同时提供给网络,提供给手机,提供内容是一个小组,他叫内容组,但是他的内容发布渠道是多种的,这样使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资源优势。我们设想一下未来的报社编辑平台,他也应该是
这么一种结构。除了对网络以外,甚至有些国外的报纸内容组还包括了电视、广播。就一个记者采访的新闻通过这么多渠道同时发布,而且在编辑的时候是在这么一个平台上集中编辑。
主持人:我也注意到去年这个时候,南方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传媒集团,后来又有网络杂志,还有奥运网。您怎么理解这种变化,是不是一种先行者?
吴海民:我认为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包括去年我的文章里已经讲了未来报业发展的脉络,首先第一步要在目前的报业结构当中进行优化,使生产的集中度大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是报业集团的建设进一步向前,在报业集团基础上应该向多媒体集团发展。只有这种集团才能适应我们刚才所设计的多媒体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人力资源得到复合型的使用。其实到这里还许多为止,将来在这个基础上产生航空母舰式的多媒体集团,是全媒体的,而且有一个巨型的。在国外特别是欧洲、美国,传媒集团都是无所不包的,特别像美国前35家媒体集团都是多种产品,既包括了报纸,又包括期刊,又包括图书,又包括网络,又包括电视,又包括电影、音像制品等等,这是大的趋势。
主持人:具体到报社,我也看张锐老师写的报网系列,对于一个都市报而言,他应该怎么样去做这样一些事情,刚才您说的航空母舰,可能对一家都市报不是很现实?它怎么才能不成为互连网络的新闻廉价提供商,怎么在这个网络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包括报业集团这个网站找准自己的位置?
吴海民: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都是分析总的宏观大的形势,这个分析对我们看到未来的前景,看到规律,看到大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是具体的报社,我该怎么做,我现在该做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现实,就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看你的市场定位怎么样,看你的发展条件,并不是一哄而上,大家都去做门户网站,那不可能的。现在也不是大炼钢铁的时候,有的人也许有实力,有条件和其他方面的联合,做成一个大的门户网站,有的人可能就简单地做一个电子杂志。我认为做电子杂志的资格都不存在,那你需要退出市场。在一个市场当中,你是老大也好,老二也好,老三也好,就是你讲的市场的领先者,市场的挑战者,市场的追随者等等,都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选择。
主持人:你是如何设计、规划京华时报这个报网的定位?
吴海民:京华时报的网站今年有一个起步,今年加紧起步,大概9月份推出京华网正式的改版,我们的定位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报纸的电子版,而是从高处来想,定位了一个北京人的个人门户,我们要一步跨到web2.0时代,给北京的人,市民们提供一个他自己所需要的言论空间。希望北京市民们在京华网上安一个虚拟的家,并且在这个虚拟的家里提供一个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定制性的服务,他既是这个家的来访者,同时我们希望他本身就是这个家的主人,和我们一块来建设他这个空间。
主持人:互动性很强。
吴海民:不简单是互动性,而且把每个网民作为自己网上家园的建设者,他的主人。
主持人:这个定位跟目前网上,比如和讯网也是网上个人门户,很多web2.0网站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吴海民:在于我们是地域性的,我们是北京人的个人门户网站。
主持人:跟你们的新闻背景有关系吗?
吴海民:当然和京华时报有关系,因为京华时报在北京市是一个强势的报纸,我们可以进行报网互动,报纸所覆盖的范围和网民的范围是重合的,可以互动的。同时我们报纸本身的新闻也可以为他即时地阅读,同时报纸的广告资源也可以为他服务。
主持人:现在的定性网站并不见长。
吴海民:这需要探讨的问题,像京报时报这样的网站走含有性并不是很强,我认为地域性的,个人的空间还是有市场。在美国最火爆的就是“我的空间”,这确实是互联网发展的又一道路。
主持人:我也看到my space在中国似乎行不通?
吴海民:它是互联网的不同规律,只是条件是不是具备,时间是不是到了,是不是吃疏勒,我的西部网络还准备再写一篇,就没有时间,题目想好了,就叫今天的网络是“我的”网络,这是个人的网络,这是个人的空间。
主持人:不同的输出渠道,有采编体系发生了大的变化,有没有在京华时报将来五年或者十年这样的规划之内?
吴海民:现在我们离这一步还比较遥远,因为我们的网站才刚刚成立,我们广播也好、电视也好,其他手段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那一个综合的多媒体的体系里去。
主持人:能不能建立起那么大的帝国?
吴海民:对,现在还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是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主持人:在现在这个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京华时报所需要的新闻人才跟以前有什么区别?
吴海民:现在突出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网络人才奇缺,主要缺程序员,网络的编辑不是很缺,就是做网络程序的比较缺。现在做京报网,发布招聘启示,现在有一些应聘者,还不够,特别是有经验的程序员,市场特别紧缺。大学生学计算机的,学软件的,毕业以后,来了以后未必行。我们希望有两三年工作时间的,进行操作,这些人才很缺。就说明了特别是北京这个市场上需求量太大,这方面的人才确实是目前的一个瓶颈。但是从长远看,整个网络不单单是程序的问题,不单单是编辑的问题,网站如何经营,如何找到它的赢利模式,我赢利模式建立起来以后,怎么实现这个赢利模式,这个需要一大堆的人才,不要说我们这个网站,即使像搜狐这样的网站,你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和其他网站遇到的问题都一样,就是下一步怎么来经营,特别是在web2.0时代,我的经营模式怎么改变,比如这么多博客,博客造成这么大的流量,怎么利用这个资源获得跳跃,这就是很大的瓶颈。
主持人:你觉得未来的新闻人才应该有哪些比现在更多的素质、技术?
吴海民:未来按照我们的推理,对记者来讲,现在需要有多种的采访技能,比如说我去采访,现在不可能拿着笔简单地去记,起码得会使用录音笔,得录音,光录音不行,还得现场拍照,不要再单独派一个摄影记者。学网络以后,还得会一些DV、动画等等,这种采访手段都应该具备,是一个多功能的记者。未来需要这种人才。对编辑来讲,编辑很重要,因为信息这么多,如何把好的信息筛选出来或者加工出来,把它整理出来,这个需要一批好的编辑,特别是在未来有一类报纸就是新闻解读类的报纸都有一些市场。大家都有信息了,但是大家时间都很有限,这个时候我只需要读精品,我需要把精品的东西做成新闻解读类的东西。这个时候编辑的眼光就很重要。这里还需要一些深度的大牌的记者,过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这个时候不行了,还要对时代进行分析,对社会进行解读,同时编辑的眼光,大牌记者的眼光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
主持人:今天也谈到十一五规划的问题,在您的预想中,五年之后报纸尤其是都市报,主流报纸会是什么样的形态,跟今天会有多大的区别,或者说将来的报业会是什么样的,你预想一下?
吴海民:会有三种发展的方向,也就是三种战略导向,一个是数字化的发展,这是最根本的一种方向,必须转型的战略选择。但是在这个选择的同时还有两重任务,一重任务就是对现有市场的调整、优化、整合,现有的报业结构不合理,如何使它合理,如何使它优化,特别是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如何解决,肯定会有一些报纸会死掉,也有一些报纸在这个时候会脱颖而出,成为这一个地域的或者其他条块的主导型的领袖型的报纸,成为报业支柱的产业,企业。还有一块就是有些市场还需要待开发的,比如二三线城市,小城市发展很快,大家缺少沟通的渠道,缺少很好的媒体,这对报纸还是有市场的,这个市场过去没有充分地注意到它,其实是可以开发的。还有类似的大城市的社区报,这个社区报将来有市场空间的,有些都市报可能会碎片发展,假设像京华时报这样一张报纸,有主报,同时在顺义、望京、回龙观、亦庄等等开一个当地的社区报。未来报业有三个导向,一个导向是数字化,第二个导向是目前报业市场的整合,第三个是向二三线城市和社区发展。概括起来一个是数字化转型,第二是调整,对现有的报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三个是挖潜,挖掘小城市和社区。
主持人: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