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照相机的“咔嚓”声,幺立新一家人的笑容被定格。
为了却30年的思念,昨天下午,幺立新一家三代人由北京乘车踏上感恩之旅。这张凝聚着全家人情谊的“全家福”将被作为礼物带到西安。
幺立新在西安感恩之旅临行前激动地对记者说,她的生命“来之不易”。因为母亲在怀有5个来月身孕时,不幸在唐山大地震中受伤,腰椎骨折、骨盆骨折,被转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今交大二院)。“在那里,母亲不仅治好了伤,而且还顺利地生下了我。”立新说,地震时她爸正在贵州出差,她们一家7口,3位亲人在大地震中不幸罹难,妈妈来到西安后,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吃饭、洗尿布、一切的一切都是医护人员料理的。“连我的名字‘立新’都是医护人员给取的。”3个月大时,立新才随母亲回到唐山。记事后,父母就告诉了她这段往事。母亲说,她们母女的生命是西安给的,啥时候都不能忘记陕西。
30年后,“立新”已经做了母亲,一种强烈的愿望一直冲击着她的心灵,“我一直渴望着去西安,看看当年出生的医院和救助了我们母女的医护人员。”在《唐山晚报》和《三秦都市报》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从40万份病历中,找到了她们母女的病历,并找到了当年为其手术和接生的医护人员。幺立新说,30年来她一直想亲口对救助她们母女的医护人员说:“谢谢陕西的父老,谢谢西安的医生阿姨。”
“这次的西安之行,我们全家已经酝酿好久了。”幺立新说,本来她和母亲准备在7月28日前去,连飞机票都订好了。可是母亲因为过于激动血压突然升高,行程不得不延期。母亲身体稍微好转一点,又提出要去西安。“因为担心父母的身体,我本来不打算让他们去。”幺立新说,可老两口坚持要去,老两口还专门到医院进行了全面体检。“父亲还遵照医嘱特意给母亲买了一大堆降血压和降血脂的药。”
昨日,记者赶到幺立新家时,他们正在进行行程前的准备,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商量选礼物的问题。“该给西安的恩人准备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表达我们的心情?”幺立新说,这几天全家人都在为此忙碌着:哥哥和姐姐认为应该选择唐山的特产,他们特意买了唐山有名的陶瓷;她和妈妈专门为恩人做了一面写有“抗震救灾见真情,永谢亲人抢救恩”的锦旗;爸爸认为应该送些反映唐山三十年变化的画册,他不顾天气炎热,每天都去书店、商场挑选。“可是选来选去,我们总觉得这些礼物表达不了我们对陕西恩人的情谊。”幺立新说,为此她们全家已经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了。“你帮我们参谋参谋看该送些什么好?”看着幺立新一家迫切的眼神,记者灵机一动建议说:“要不拍张‘全家福’。”父亲幺明茂最先赞成说:“现在我们一家老少3代,10口人,我进家能叫一声老伴,孩子们能亲热地喊声奶奶,是多么幸福啊,要是没有陕西的亲人们,我们怎么能有今天啊!就拍张‘全家福’带去,让恩人们看看现在唐山人和谐、美满的生活。”
临行前幺立新说,30年了,她的生命已经和西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陕西人的恩情已经融入到她的血液里了。真恨不得一步就跨到西安,扑到亲人的怀中。
《唐山晚报》记者 王雪漫
交大二院隆重接待唐山客人
昨日本报刊发的《唐山女“小立新”要来西安感恩》的报道见报后,记者获悉,“小立新”一家今晨6:50抵达西安。
“小立新”昨从唐山打来的电话,告诉记者,他们一家老少3代已于6日18点半在北京乘坐T41次北京到西安的列车,将于7日早上6:50抵达西安。届时将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看看她出生的地方,并向当年给她们母女“第二次生命”的医护人员亲口说声“谢谢”。同时,将看看陕西和西安30年发展的新变化。
“小立新”在电话里说,她们全家3代共10口人。父亲幺明茂64岁,母亲毕文舫60岁。哥哥是唐山大学的教授,姐姐是一名中学老师,她是唐山市一运司的会计。这次来西安的5个人分别是她的父母、丈夫和儿子,代表了一家3代。
昨日下午,记者还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的电话。该院党委副书记程延安对记者说,该院一直关注着“唐山抗震30周年”特别报道“搜寻30年的感动”的每一篇报道,《唐山女“小立新”要来西安感恩》的报道8月6日见报后,尽管是周六休息时间,该院领导还是紧急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决定要隆重接待毕文舫母女一家人来西安。工作人员利用休息的时间,赶制了欢迎时的大红横幅,医院还专门抽出了一台12座的面包车接送“小立新”一家人,并早早为他们预订好了宾馆。
据悉,该医院还为毕文舫、幺立新一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准备在他们到来时赠送给他们。
本报记者赵福生 实习生姚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