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张宗堂)对于习惯了“深耕地”的农民来说,如果不耕地或者少耕地意味着什么?对于惯常将农作物秸秆取走他用甚至焚烧的农民来说,把秸秆覆盖在农田上又意味着什么?
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旺盛负责的“保护性耕作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积极推行以少耕免耕、秸秆覆盖田地为主要特点的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近年来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的百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农田的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运用,平均每亩可节约成本50元至100元,节约能源投入40%以上,节水50立方米左右,还能实现粮食增产10%左右。
保护性耕作就是通过减少对土壤的耕种次数和秸秆残茬覆盖,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这项技术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黑风暴”之后迅速兴起,至今已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的主导性技术。我国农业生产上世纪70年代引入了该技术,但由于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这项技术的推广一直在争议中缓慢前行。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节约型农业的关键时期。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应该放在首位。”高旺盛说,“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要求。”
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并且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下降;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于中低等地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量只在1%上下,含量低于0.6%的农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2%以上;土壤耕层变浅,蓄水保肥能力下降的趋势逐年扩大;土壤养分严重失衡,全国严重缺钾农田面积已占56%,50%的土地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
高旺盛介绍说,保护性耕作通过减少土地耕作次数,可使土壤中的各种团聚体的数量增加30%以上,土壤肥力的稳定性明显增加,土壤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明显提高,在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方面提供了一条途径。
“保护性耕作通过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可实现建设循环性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旺盛说。据估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未利用的约3.5亿吨,而且多数秸秆直接焚烧于农田,造成大量浪费和区域环境污染。保护性耕作通过残茬还田等方式,可直接消化70%左右的当季作物秸秆,可以明显减轻焚烧带来的污染与资源浪费,形成“秸秆还田——肥田增产——再还田——再增产”的良性循环。
长期以来,农田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破坏者”。高旺盛说,减少农田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提高秸秆还田比例,如果秸秆还田比例由当前的15%增加到80%,农田的二氧化碳平衡将会由亏转盈。
“近20年,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4亿至5.6亿吨,这主要归因于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施用、化肥投入增加与合理的养分配比以及少耕免耕技术的推广。”高旺盛说。
“尽管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突出优势,但如果关键技术不突破,将会出现长期少耕免耕带来的耕层变浅、表层养分富集等问题。”高旺盛建议,今后国家应加大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力度,试行保护型耕作技术生态补偿机制等,“让保护性耕作技术为建设节约型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